本網訊(通訊員 鄭州元)今年以來,石泉縣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化縣情認識,深挖資源優勢,通過政策獎補、技術指導、信息服務等措施,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以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以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健全組織,強化領導聚合力。為統籌力量,推進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及時成立中藥材鏈工作專班,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職責分工,有效形成了上下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同時,縣林業局為推動工作落實,指導、制定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協調解決存在困難和問題,成立了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班子成員及業務骨干為成員的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中藥材產業發展辦公室。目前,已印發《石泉縣中藥材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等文件3份,召開專題研討會6次,為全縣中藥材發展指明了方向、確定了目標。
領導重視,高位推動抓招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石泉中藥材產業發展核心動力,對重大招商活動親自推介,對重要客商親自接洽,對重大項目親自督導,先后帶頭赴河南、山西等地開展中藥材專題招商,積極向實力雄厚的中藥材加工企業推薦我縣系列政策,堅定了客商投資的信心,有力提升了招商項目的簽約率,更促進了重點項目后期推進。目前,陜西佳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同紅二村、高坎村等村集體簽訂保底收購合同,建立起了“企業+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訂單收購利益聯結機制,及時為我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創新模式,基地建設固根基。按照“長短結合、以短養長、互為促進”和“園區承載、企業帶動、合作社引領”的思路,大力推行“藥+藥”“林+藥”“藥+草”“糧+藥”立體生態種植模式,打造中藥材發展樣板區、科技成果展示區。目前,全縣有杜仲、五味子、山茱萸等中藥材4萬余畝,其中今年新引導18個村發展以黃精、瓜蔞、淫羊藿和大黃為主的中藥材4000余畝;有秦嶺健康醫藥、陜西久泰、陜西乾佑禾中藥業龍頭企業3家,本草溪谷基地、秦巴山區道地瀕危中藥材繁育基地為代表的中藥材園區7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12個,種植大戶100余戶。
優化服務,技術培訓強管理。按照“鎮級搭臺、縣級唱戲”的工作方法,建立縣、鎮、村三級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嚴格落實技術服務團隊聯鎮包村責任制,組建中藥材技術服務隊伍,完善“專技人員+外聘專家+專業合作社+藥農”服務模式,創新開展“定點、定向、定單”式培訓,以點帶面,多點輻射,不斷更新中藥材種植技術,提高中藥材管理水平。目前,已深入兩河中心村、城關紅二村、中池茨坪村等開展技術培訓6場次,培訓藥農200余人次,發放中藥材種植、管理技術手冊6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