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守衛 許兵
一個僅有十多萬人的山區小縣,卻擁有4個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4個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020年11月,石泉縣正式入圍第二批“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公示結果,全域旅游已經成為石泉最亮麗的名片。“石泉旅游取得的成績與發展,凝聚了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心血,也離不開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大力支持和監督!”石泉縣很多干部和群眾感嘆說。
圍繞旅游作決議
為促進旅游事業發展,2018年11月,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石泉縣十八屆人大常委會作出了《關于批準全域旅游規劃的決議》。在此之前,縣十七、十八兩屆人大常委會始終把旅游工作作為全縣龍頭產業擺在首要位置,集中力量,助力政府全神貫注抓旅游,一屆接著一屆干。2013年2月,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根據石泉旅游南部發展較快、北部滯后的現象,在縣十七屆人代會上,胡培露、袁世清等20名人大代表聯合提出議案,大會審議通過并作出了《關于加快云霧山旅游發展的決議》,正式提交政府辦理,促成了AAAA級景區云霧山鬼谷嶺的快速建成,促成了全縣旅游全面均衡發展。
持續用力抓監督
石泉縣十七屆、十八屆兩屆人大常委會把旅游工作持續作為監督重點,以全域旅游發展為目的,結合本縣實際,持續用力,每年選擇不同的監督重點,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不間斷監督。2013和2016年針對縣人代會期間代表提出的旅游方面意見建議,舉行代表建議專題交辦會,全力抓旅游工作的創新和完善。胡先武代表提出的《加快金蠶小鎮建設的建議》、譚雪芹代表提出的《規范旅游市場的建議代表》、張守衛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旅游宣傳推介的建議》都引起政府高度重視,得到了很好的落實。為充分發揮代表作用,2020年10月,縣人大常委會首次組織全縣100余名人大代表開展全域旅游專題視察,“亮觀點找問題”,代表的廣泛監督和支持,極大地促使一批突出問題的解決,促進了旅游工作全面發展。
代表助力促發展
石泉縣域內全國、省、市、縣、鎮五級人大代表多方努力,積極投身旅游建設主戰場,助力全域旅游發展。全國人大代表趙明翠積極參加旅游視察,提出意見建議,支持旅游發展;市縣人大代表、老城社區書記劉世元,帶領社區干部,配合老街建設管理辦公室,進行石泉明清古城改造,把石泉古城打造成全省文化旅游示范街區、成功晉級AAAA景區,并在老城建成人大代表創業一條街;市縣人大代表陳國盛回鄉創業,成功創辦了中壩作坊小鎮,成為省級旅游示范村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2019年晉級AAA景區;縣人大代表楊衛東以勝利村集體為載體,成立旅游公司,打造饒峰驛站特色旅游景區,2019年榮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近年來全縣五級人大代表助力全域旅游,建設特色景區,提升服務品質,優化旅游環境,不斷增強旅游競爭的“軟實力”,為石泉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旅游發展助脫貧
2020年2月,石泉縣7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14051戶38427人全部脫貧,這樣的脫貧成績單背后,離不開旅游產業的大力發展。近年來,石泉縣堅持把發展旅游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動力引擎,把全域旅游發展作為促進創業就業的主渠道,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在一批人大代表的率領下,通過發展旅游產業、帶動農業、文化、教育等多種業態深度融合發展。通過推行“景區帶片、景點帶村、企業帶戶、服務帶人”的“四帶”模式,使越來越多的貧困村民打開了致富門、吃上了“旅游飯”。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通過旅游產業發展直接帶動951戶2555人脫貧摘帽,占脫貧總人數的25.9%,帶動參與旅游業創業就業近2萬人。目前全縣已有2個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7個省級旅游示范村、10個市級旅游重點扶貧村,成功創建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走出了一條以全域旅游帶動脫貧摘帽、生動實踐“兩山理論”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