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胡紅莉 溫韜
“老輩子,你這個大米怎么賣的?我準備買幾十斤。”石泉縣喜河鎮黨委書記王全波向一位大爺問道。
“你們這個雞子怎么賣的、洋芋多錢、干菜咋算的……都給我稱一些。”“這個15元一斤、洋芋1.2元一斤、干菜6元一斤……總共200元。”此起彼伏的買賣聲響亮在喜河鎮農貿市場中,好不熱鬧。
為深入開展消費扶貧,鼓勵引導社會各界幫助消費貧困群眾的農副產品,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9月6日一早,喜河鎮組織集鎮周邊的貧困群眾帶著自家農副產品來到喜河鎮扶貧消費專區開展扶貧產品銷售活動,通過集中購買的方式,提高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幫助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在消費扶貧活動現場,剛采摘的新鮮農家蔬菜、正宗的土雞、甘甜的蜂蜜、火紅的辣椒等綠色生態農產品琳瑯滿目,喜河鎮全體干部和相關包聯單位干部職工穿梭在活動現場,選購農副產品。
“這個消費扶貧活動開展的很有意義,我們家在盤龍村,交通不便,自己養的土雞品質很好,但是沒有銷路,鎮上的干部帶頭買我們的產品,在給我們解決后顧之憂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收入。”現場一位參與消費扶貧活動的農戶說道。
喜河鎮以促進優質特色扶貧產品銷售、鞏固全鎮脫貧攻堅成效、構建社會扶貧長效機制為目標,積極構建“消費扶貧+支部+訂單+電商”的模式,由村黨支部為主體,定期統計本村貧困戶的農副產品數量,引導群眾精細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發展地域性特色產品;同時積極與各大飯店、商超對接,統籌各方面資源進行訂單式采購扶貧產品,并組織本村電商能人幫助貧困群眾代銷農副產品,進一步拓寬消費扶貧渠道,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喜河鎮黨委書記王全波介紹道:“我們開展的消費扶貧活動是通過發動廣大干部職工以適當的市場價格向全鎮的貧困農戶購買符合自己需求的農副產品,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調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多渠道解決扶貧農產品賣難問題。這種‘輸血+造血’并行的消費扶貧策略,能更好地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推動農家農特產業市場化,為脫貧攻堅添加新動力。”
下一步,喜河鎮將以“宣傳推介展銷、幫扶單位助銷、龍頭企業帶銷、電子商務營銷、旅游帶動促銷、黨員干部推銷”六大消費扶貧長效舉措為抓手,發揮農業合作社對貧困戶的帶動作用,在全鎮范圍內優選并發展一批有地域性、優質特色的農副產品,在大型商超、景點景區、農貿市場開設扶貧產品銷售專柜,發動黨員干部主動采購、積極推銷,幫助農戶進行直供直銷。同時,在各村大學生、退伍軍人、返鄉務工人員中挑選一批頭腦靈活、思路開闊的人員作為農村電商能人進行培育,開設一批電商扶貧示范店鋪,打通線上銷售渠道,確保在全鎮形成“政府搭臺、市場參與、社會協同、群眾受益”的消費扶貧格局。
據了解,此次喜河鎮消費扶貧活動,共設置攤位20余個,提供50多種優質扶貧農產品,吸納了60多戶貧困戶參加,有工商銀行、招商服務中心、農業農村管理局等包聯單位參與活動,活動當天現場消費共計30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