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黎
清晨,走進石泉縣城關鎮北街社區新建成的城東陽光麗城農貿市場,熟食區、果蔬區、鮮肉區、水產區等劃分明確,通道干凈整潔,攤位排列有序,熙熙攘攘的人群細心地挑選著食材,好一派熱鬧景象。
近幾年,隨著城鎮化率的逐步加快,石泉縣城的城市骨架不斷拉大,縣城北街社區城東片區的高樓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人口持續增加。僅城東片區就聚集了30多家機關單位辦公,周圍的大中型住宅小區也有10多個,人口已占到縣城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作為石泉縣城發展最快的區域,城東片區卻沒有一個規范的綜合農貿市場,只有一些小商販和周邊的村民在背街小巷占道經營豬肉、家禽和蔬菜,不僅食材不齊全,食品安全無法保障,而且污水穢物滿地,嚴重影響了市民的生產生活和城市形象。
老百姓的菜籃子不大,卻裝著民心和民意。城東片區買菜難的問題引起了縣人大代表陳緒賢的關注,作為從北街社區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休下來的老干部,她對市民的衣食住行等民生問題非常關心。經過多次調研、座談、走訪,2018年2月,她在石泉縣十八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建設城東農貿市場的建議》,提出取締城東片區占道經營的臨時露天市場,在城東中心位置建設一個綜合性的農貿市場,以解決城東片區居民買菜難的問題。
“民以食為天,作為一個創文城市和旅游城市,更要注重老百姓的民生需要,買菜方便的問題看似是一件小事,實則是一件民生大事。”陳緒賢說。
“建設城東農貿市場事關百姓的民生需求,它既是一件民生工程,還是一件民心工程,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履行好人大職責,全力推動城東農貿市場建設項目盡快啟動。”石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平在全縣建議交辦會上說。
為了穩步推進該條建議落實落地,增強更多群眾的民生福祉。石泉縣人大常委會將該建議列為當年督辦的重點建議推進。
“什么時候可以開工?工程建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預計什么時候竣工投入使用?”2018年4月18日,李平帶領縣人大常委會城環工委負責人來到北街社區與住建、財政、發改、國土等部門負責人座談,就建議辦理方案、市場選址、規劃、資金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并與提建議的陳緒賢代表見面,詳細了解提出此建議的設想、選址和建設初步方向。同時,深入紅花南片區、雙溝集中安置小區、陽光麗城等地實地踏勘選址情況。
2019年3月,城東農貿市場建設與當年縣政府的民生工作安排高度契合,再次被提上了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在縣十八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建設城東農貿市場的建議通過代表票決,被高票確定為縣政府當年必須完成的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建設城東農貿市場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2020年1月12日,在城東片區原繅絲廠內,一家名為“陽光麗城”綜合農貿市場建成并正式營業,該農貿市場占地3.5畝,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地下一層為停車場,停車位28個;地上一層為農貿市場,攤位87個,主要為蔬菜、肉類等各種農副產品零售和活禽宰殺等,包括提籃拉車等零散售賣區;地上二、三層為超市及相關配套設施。目前,該市場已成為石泉縣功能配套最完善、銷售規模最大的一個專業農貿市場。
“現在買東西比以前方便多了,東西也很齊全,價格也優惠,而且市場還設置了農產品藥物殘留檢測站,在這里買菜既方便又放心。”家住城東片區的劉女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