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璐
“今年的收入終于有著落了,在家待了這么長時間,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外出打工賺錢,還好有你們幫我聯系到工作,真的感謝你們。”石泉縣后柳鎮長安村脫貧戶姚元虎高興地說道。
姚元虎一家5口是該縣紀委監委駐后柳鎮長安村幫扶的貧困戶,雖然已經脫了貧,但今年受疫情影響,遲遲無法外出打工,收入來源沒了保障,工作隊在了解他家的實際情況后,主動提供就業信息幫助姚元虎找到了工作,解決了穩定增收的后顧之憂。
穩就業保民生,是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直接有效的方式。“因受疫情影響,滯留在家無法外出打工掙錢,經濟來源被切斷的群眾還有很多。但絕不能因疫情影響,造成貧困戶就不了業。我們鎮依托‘社區工廠’這個渠道,打開了群眾就業致富新路子,讓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喜河鎮紀委書記何鴻遠在監督檢查喜河鎮集鎮社區毛絨玩具工廠復產復工情況中談到。
像喜河鎮一樣,其他有條件的鄉鎮也積極開辦了社區工廠,許多無法外出的貧困戶選擇在家鄉的社區工廠、工業集中區進駐企業、項目工地就近務工就業,實現了“家門口”上班的新模式,“小工廠”實現“大就業”。
今年,為了讓農民工出得去、進得來,該縣通過政府包車“點對點”護送農民工返崗復工20批次1463人,協調解決“定制火車包廂”護送農民工赴廣東返崗務工1751人,省外企業派車來石泉接運務工人員返崗102人,接回返石泉省外務工人員137人,引導安全有序自行外出16100余人,實現在縣內企業就業2010人,返崗務工21000余人。
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戰果,實現貧困群眾持續穩步增收,該縣紀委監委針對因疫情導致就業難的問題,派出4個督導組深入40家復工企業、11個鄉鎮和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監督檢查,加大職能部門履職情況的督查力度,全面壓實職能部門履職主體責任,督促相關單位、企業全力做好就業服務保障。
“老鄉,你現在在哪里務工,最近收入怎么樣?”這是熨斗鎮紀委通過電話抽查全鎮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的一個縮影。熨斗鎮紀委通過電話抽查和查閱本鎮貧困戶務工臺賬發現,該鎮現有貧困勞動力2935人,轉移就業2258人,占比76.9%,務工收入占到家庭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今年以來全鎮轉移就業情況較往年有所下滑,已外出貧困勞動力就業率偏低。鎮紀委隨后迅速發出通報,督促各駐村工作隊抓緊完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信息,根據貧困勞動力就業意愿及時協調安排就業。目前,該鎮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率達到96.76%。
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持續立足“監督再監督”職能定位,主動擔當作為,聚焦穩就業優惠政策落地重點,破解易地搬遷貧困戶穩定就業難點,疏通整治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堵點,精準監督,從嚴執紀,推動穩就業保就業,為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提供堅強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