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易守云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農時不等人。連日來,石泉縣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疫情防控和農業農村工作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深入推進“十百千”工程落實落地。
在池河鎮順豐村千畝李子園里,李花含苞待放,幾十名果農戴著口罩,兩人一組分散開來正在給李子樹修枝壓條,縣農技中心技術干部也在現場給果農講解修剪果樹和果樹定型的技術和竅門,一片濃濃的春耕繁忙景象。
果農楊師傅高興地說:“縣農技干部傳授的這個技術好,小竅門一經掌握,原來果樹定型需要兩個人合作,現在一個人就可以搞定,無形中又省出了一個勞動力,真是處處都有學問哪!有農技干部給我們做技術指導,我們有信心把李子園做成長效的致富產業。”
據池河鎮副鎮長張輝成介紹,順豐村千畝李子園是池河鎮的農業產業示范園之一,種植蜂糖李5萬多株,掛果后豐產期年產值可達100萬元,農戶戶均收入可達5萬元。目前,該鎮組織了8個工作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搶抓農時,進行果園、產業園春耕管理。
“今年由于疫情影響,大量滯留在家的務工返鄉人員無法外出。云霧山鎮結合這一契機,抓好特色產業魔芋種植,主要圍繞官田村600畝安魔128這個核心進行種植,目前已有300畝落地。在發展魔芋的過程中,得到了縣農業農村局和農技推廣中心技術干部一條龍的技術服務。有他們強大的技術支撐,給我們產業發展鼓舞了士氣,為群眾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云霧山鎮官田村魔芋基地,云霧山鎮副鎮長溫習偉介紹說。
在曾溪鎮瓦窯村,正在召開的農村改廁工作現場會讓寂靜的山村熱鬧了起來,全體與會人員戴著口罩,現場觀摩了兩個改廁點,對技術要點進行討論研究。“小廁所,大民生”,改廁工作也是縣委“十百千”工程中的100個美麗新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縣農村農業局充分發揮牽頭指導作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及早啟動2020年農村改廁工作,派出指導組深入鎮村指導農戶改廁,并組織召開現場會,讓群眾代表參觀改廁樣板戶,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帶動提高群眾改廁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實現從“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轉變。
截至目前,縣農業農村局已開展線上線下技術培訓指導農民1000余人次,在線答疑300余條;肥料儲備量11000余噸、農膜儲備量150噸、種子儲備130噸,農資經營實體店已全部開門營業,通過點對點服務方式將物資配送到農民手中;管護桑園7萬畝、新建果園6500畝、果樹修枝61200畝;黃花菜種植1.3萬畝、魔芋種植1.6萬畝,早茬蔬菜移栽生產2800畝。整地起壟17.6萬畝,水產品壓塘量3000余公斤。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20余噸,完成改廁500多戶,發放宣傳資料7000多份。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舉措,積極有序推動農產品企業復工,已復工復產的省級園區2個,市級園區28個,縣級園區43個,復工率100%,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