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洪寶
防疫不阻發展。連日來,石泉縣積極抓春耕生產,抓復工復產,抓外出務工,抓網上招商……搭建起產業發展、創業就業通道,連通群眾致富路。
早春時節,家住石泉縣后柳鎮金齊村的徐興華和熨斗鎮麥坪村眾樂種養殖合作社創辦人梅少尉一刻也沒有閑著,忙著整修產業路、整理土地、搭建育苗棚,他們謀劃建設千畝烤煙示范園,帶動周邊50戶貧困戶一起發展產業。
為抓實產業扶貧,確保已脫貧戶和未脫貧戶人均純收入穩步增長,石泉縣計劃全年完成栽桑建園2650畝、建管茶園5000畝、飼養畜禽185萬頭(只),發展烤煙5500畝、中藥材5000畝,目前已完成設施農業建設2800畝、春播播種18萬畝,新建果園5800畝、桑茶果園管理105000畝,飼喂畜禽82.65萬頭(只),落實烤煙和中藥材1.2萬畝。
因受疫情影響,張守美選擇在縣迎豐鎮社區榮維鑫玩具社區工廠上班,“工廠給我們發了口罩,進廠之前量體溫、登記,安全檢查很嚴格,消毒也到位,工位是間隔開的,安全又放心。”張守美說。如張守美一樣,石泉很多人也選擇在家鄉的社區工廠、工業集中區進駐企業、項目工地就近務工就業。
石泉是山區勞務大縣,為了統籌縣內和縣外兩個勞務市場,充分利用商會、勞務站和微信、廣播等廣泛收集、發布復工復產、勞務供給、就業需求信息,以便務工者靈活選擇就業。同時,為了讓農民工出得去、進得來,石泉通過政府包車“點對點”護送農民工返崗復工20批次1463人,協調解決“定制火車包廂”護送農民工赴廣東返崗務工1751人,省外企業派車來石泉接運務工人員返崗102人,接回返石泉省外務工人員137人,引導安全有序自行外出16100余人,實現在縣內企業就業2010人,返崗務工21000余人。
“管好地里20多畝桑樹,一年養幾十張蠶,再學習一些技術,把養雞、養蜂的規模再擴大點,一年在家掙個五六萬塊錢,一家人的生活也蠻可以的了。”饒峰鎮新華村因意外導致右臂三級殘疾的陳興琪,在駐村干部的幫扶下,又開始了新年新規劃新打算,他說他要靠技術、靠發展爭當自強者。
在石泉,像陳興琪這樣通過自身努力、奮發圖強,通過政府扶持、幫助發展,主動發展而脫貧致富的實例還有很多。為了激發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石泉從縣到鎮到村,重視發現、推薦、評選、表彰、培樹典型,通過評比表彰黨員示范戶、產業致富帶頭人、勵志自強標兵等先進典型,使“我選樹、我評價、我學習、我成為標兵典型”活動在石泉深入人心,釋放出強大的正向引導力。
以百姓心為心,以群眾事為事。石泉縣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堅持決策看民意解民需,全面落實石泉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推進復工復產和穩就業9條措施、石泉縣企業應急紓困基金管理辦法等惠民政策,通過解民需、幫民困、去民憂暖民心,堅定并提振了基層干群目標一致、行動一致抓促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