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藍絲雨)乘著摩托車,我的“追星路”就啟程了。今天要尋的這位“明星”叫崔世意,今年48歲,家住石泉縣后柳鎮黑溝河村四組。2018年6月27日,他從縣里捧回“勤勞致富模范”榮譽證書,村里人都稱他為“勤勞明星”。
黑溝河村離集鎮較近,車子很快就到了村里。天氣有些悶熱,大片大片綠油油的稻田讓人感到很舒心。
“崔大哥,崔大哥,趕緊收拾下,有記者來采訪你了。”村主任喊話道。正在田里忙著拔草的崔世意停下手中的活兒,直起腰板,微笑著回應道:“好,我馬上過來。
稻田靠近公路,要到崔世意的住房還得乘車而上。來到崔世意家的屋場,屋內干凈整潔,圈舍里的3頭豬聽見主人回來的聲響,爭搶著跟主人打招呼。
走進蠶室,室內整整齊齊擺放著蠶架和蠶具,養蠶是崔世意的“看家本領”,他經常與其他養蠶戶交流養蠶過程中的經驗,從最初的幾張蠶發張到后來的幾十張。
“去年養了12張,收入還不咋的,有2萬來塊錢,這季伏蠶定了兩張,逮蠶子的時候一個人還是有些忙不過來。”崔世意講述著自己養蠶的經歷。
崔世意的妻子常年多病,家里內內外外的活兒都靠他一個人。前幾年為了給妻子看病,供孩子上學,家里幾乎沒剩下什么積蓄。為了緩解家庭經濟壓力,他還去煤礦當過工人,干了不到一個月,受不了煤礦里的空氣,而且危險性高,最終還是回到老家干起務農這個“老本行”。
除了養蠶,崔世意還在桑園林下養了50只雞,地里的莊稼也是“遍地生金”,稻谷、黃豆、菜籽、紅薯、玉米等農作物都種的有聲有色。
“媳婦子現在身體好些了,她在西安找了個輕松的活兒干。娃兒去上學,平時就剩我一個人在屋里。又要喂養牲,又要到地里干活,忙不過來的時候就只有請零工來幫忙。”崔世意每天與圈里的養牲和地里的莊稼為伴,充實的生活讓他覺得很踏實。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崔世意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堅實的腳步走出了一條勤勞致富路。他說:多虧了村干部和工作隊指明思路,如今當上了模范,更要加把勁,把產業做大做強,爭取給村里人帶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