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曹靖 唐靜)伴隨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全國性的“二孩潮”爆發,兒童疾病、兒科醫生、醫療設備、床位等出現的資源短缺現狀,這對于陜西乃至全國兒童醫療保障系統來說都是一次大考驗。
多資源整合 確保山區兒童得到及時治療
“省里的專家來我們偏遠山區給娃娃看病,真的太好了!”在石泉縣醫院門診樓前,抱著兒子前來看病的王女士激動不已。
為滿足貧困山區兒科醫療需求,6月11日,石泉縣醫院聯合中國福棠兒童醫學發展研究中心、陜西省兒童醫聯聯合體對當地兒童進行義診活動。
義診活動中,往來的家長絡繹不絕,交口稱贊,當地的兒科醫療環境也吸引了寧陜縣、漢陰縣及周邊地區的就醫患者。
據了解,2017年9月石泉縣醫院加入了以陜西省兒童醫院為核心,省內及周邊省份醫療機構共同組成的陜西省兒童醫療聯合體。該醫聯體集中兒科專業力量,以專家、臨床、科研、教學、患者的多資源共享模式,有效促進了分級診療實施,通過遠程會診、人才引進、對口支援讓石泉縣當地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的專業診療服務。
強自身兜基層 “破冰”當地兒科荒
石泉縣醫院一直將醫療能力提升作為重要工作,為破解當地兒科醫生荒打好“組合拳”。該院不斷加強兒科建設,在安康地區十縣區內首家推行“兒童一人一診”便民舉措。在原有的兒科基礎上建立了新生兒科,致力于方便兒童就醫環境利,使得當地群眾兒科就診體驗得到明顯改善。
通過對兒科醫療服務激勵政策,穩定優化當地兒科醫師隊伍。一方面增加兒科醫護人員進修深造的機會,不斷提高對兒科疑難危重癥的診療能力;另一方面積極與省內外三甲醫院合作,補齊學科短板,提升科研能力。
對于兒童醫療的未來,石泉縣醫院負責人有自己的期許,他說:“在兒童醫療體系各方面得到不斷完善的同時,希望家長們對醫務人員多理解和信任,院方也會加大對兒童診療方面的科普力度,使家長們更了解這個職業,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更好地為基層兒童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