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熊秘)沿石泉縣城關雙橋村老國道西行至馬嶺關,與漢江畔相接之處有一大片果林。這是雙橋村雙興露天瓜果蔬菜種植合作社自去年發展的果林套種基地。時至小滿,壓枝的青果已微微泛紅,而地里套種的西瓜也個個滾圓喜人。
負責經營合作社的高尚滿是入黨29年的老黨員,憑借果蔬種植,他成了四里八鄉有名的能干人,去年,他被村里定成為引領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能人”后,利用工作隊提供給貧困戶的“秋翠李”和“蜂糖李”兩種李子果苗,手把手的帶領8戶貧困戶發展起了瓜果套種產業。
“有的貧困戶種了一輩子老莊稼,他們勤勞,就是眼界不寬,見識不多,想增加收入又不知道改變產業結構。我既然當了書記,又是老黨員,用合作社把他們帶動到產業發展上來,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是今年新當選的村支部書記,提到產業,高尚滿意氣十足。據他介紹,雙橋村有2個組分布在漢江沿岸,田少地也少,僅有的河灘和坡地除了少部分種植香瓜外,大部分用來種了玉米和紅薯,土地利用率低,村民收益低。如果合理科學的套種,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節省資源。
年初,高尚滿利用合作社的優勢,統一購買了籽種、地膜,帶領社員利用地膜覆蓋技術,在桃李林中種植了30余畝的西瓜、香瓜。在選擇套種的品種時,對市場做了考察的高尚滿動員大家選種了兩三款早熟品種,進行分片種植,這樣,可以延長市場供應。而三年前栽種的李子和桃子在悉心管護下,現在已結出了枝枝碩果。
“如果單純栽果樹,地里長草,影響林果生長。套種瓜苗后,一是雜草清理干凈了,二是短期內可增加貧困戶的家庭收入。這樣子,短期經濟長期經濟就都有了。”支部書記高尚滿說。這些天,他正帶領貧困戶在果林完成最后一撥疏果。而在另一片地里,第一批桃果也馬上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