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 明)近年來,石泉縣積極破解中小學德育長期“單兵作戰“瓶頸,創新采取的”三建“德育機制,有效實現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大格局,收效明顯。
“建“機制,全員育人。積極整合德育工作力量,探索建立了首遇負責制、崗位育人制等德育工作制度,配套建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機制,有效改善了長期以來只有校長和班主任抓德育工作的單兵作戰局面。
“建“平臺,全方位育人。以密切家校聯系、實施家校共育為重點,以借助公檢法和文化廣電等職能部門德育資源為補充,使德育貫穿于學生成長發展的全過程,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全方位育人工作機制,相繼建立健全了每學期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辦好家長學校、發展家長義工、舉行家長開放日和定期家訪等多項家校共育制度,經常邀請公檢法衛等部門專業人員到校開展法制、交通、健康和安全教育,定期組織學生到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德育實踐基地增長見識和接受文藝、科技熏陶,社會廣泛參與的德育聯動機制基本形成。
“建“載體,全時空育人。以共建書香校園、弘揚傳統文化為首要,以開設道德講堂、共樹文明風尚為引領,使學生在校期間時時處處都能受到文明高雅的道德熏陶,都能深深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相繼組織開展了漢調二黃進校園、漢字書寫大賽、“中國夢”主題班隊會評選和以讀、唱、誦、講、寫、繪、演等主要形式的經典誦讀等系列書香校園創建活動,各校還紛紛將“每日分享讀書心得、每周展示誦讀成果、每月評選讀書小明星、每學期組織讀書節”作為一項德育常規工作精心開展,使學校的辦學品位得到了整體提升。同時積極發揮道德模范的榜樣示范作用,校校都設立了道德講堂,廣泛宣傳奧運冠軍夏江波、陳嬌、全國優秀少先隊員羅曼玲、勞動模范祝祖堂等本縣籍師生道德標兵的先進事跡,僅2017年以來就各校道德講堂活動就開講80余場次,參與師生4萬余人次,產生了強烈的育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