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呂小藝 張秋林)十九大點燃了黨員干部的干事創業激情,也激發了一大批農村基層黨員繼續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脫貧致富當中去,黨員隊伍中涌現出了眾多典型人物,石泉縣后柳鎮金齊村四組朱正東便是其實一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長期從事農業工作的我,十分振奮。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充滿信心。”朱正東說。
見到他時,怎么也不會想到他是村里的帶頭典范,一名看似普通且文質彬彬的農村青年,卻有著一股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在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出臺初,朱正東積極響應,帶頭在高山區土地流轉栽種規模核桃林,為更好的掌握種植技術,他專門購買相關書籍進行自學。經過不懈的努力,朱正東一方面不斷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閱、購買核桃種植方面的相關書籍,種植的經驗和栽植之后的管理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管理與實踐,規模核桃種植取得了成功,從中獲取近3萬元利潤。
經濟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后,朱正東認識到,光靠種地是很難真正發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領頭雁”,就必須另謀出路。經過詳細的調查,他發現,當地旅游業發達,但餐飲住宿的地方少。一條商機在他的腦海中閃現,于是他決定依托中壩大峽谷景區開一家農家賓館。這次抉擇沒有辜負他的一番苦心,給了他豐厚的回報,更為重要的是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經驗。
“朱東這娃了不起!”每當提起朱正東時,村民都會數起大拇指,夸口稱贊。他在農民中樹起一面致富帶頭旗,創先鋒爭優秀,他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他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開拓精神,已深深植根于他的心中是當地村民學習的好榜樣。他富不忘本,帶動更多的村民發家致富,增加經濟收入,過上好日子。在搞好規模核桃種植,發展好特色餐飲住宿業的同時,他沒有忘記村上的貧困戶,時時關心著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熱心誠懇,積極伸出援手,解決了本村5名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在談及未來的發展,朱東說,“十九大報告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給我們提供了發展方向,我也想把我的產業做大做強,帶領更多的貧戶鄉親一起脫貧致富,把日子過紅火。”
在后柳鎮黨委政府的正確引導下,現如今涌現出很多像朱正東這樣的“能人”他們各盡其能,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在村上帶頭發展致富,有效促進了村域經濟發展,給后柳鎮脫貧攻堅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