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魯健濤) 香爐溝村位于石泉縣迎豐鎮,距縣城60公里,山大溝深,資源貧瘠。貧困戶郭家才是該村二組村民,居住在一個 “土包山”半山腰上。老郭的出行都是靠這條蜿蜒的土路,下雨后泥濘不堪,再加上地勢陡峭,生產生活極為不便。老郭今年已經55歲了,由于貧窮,到現在還沒娶上媳婦。他世代務農,自己沒什么文化,家中也一直住的還是破舊的土胚房。橫在他面前的這條陡峭泥濘的土路,仿佛一頭難以擺脫的攔路虎,阻礙了他前進的道路,侵蝕了他脫貧致富的夢想。
搬遷新居,祛除脫貧之鯁
2017年8月17日,香爐溝村扶貧搬遷安置點集中入住儀式上,老郭顯得格外高興,迫不及待地領取自己新房的鑰匙。進門一看,雪白的墻壁,明亮的窗戶,整潔的衛生間……再一看,水和電都已經安裝到位,廚房的鍋、臥室的窗簾、衛生間的蹲便器一應俱全。“這簡直就像城里的房子”,郭家才忍住不驚呼,“原來的土胚房交通極為不便,只能步行,下雨天褲腿都是泥。現在,住這么好的單元樓,還不用交錢(入住的交鑰匙工程房子),也不用裝修,家具搬過來就可以直接入住”,老郭的臉上樂開了花。
發展產業——走好致富之路
“脫貧不能全靠黨和政府,主要還得靠自己”,郭家才經常對幫扶干部這樣說到。2017年,郭家才大力發展產業,先后種植西瓜1畝,玉米1畝、辣椒1畝,油菜0.6畝,并發展養蜂9桶,養豬1頭,養雞50只。今年秋末,他還種植中藥材元胡1畝。最近農閑時節,他便積極發展“山林經濟”,上山挖葛根、刺根,售賣后補貼家用,一刻也不閑著。
辛勤付出總會有收獲。2017年,老郭光賣西瓜收入就有4500元,賣蜂蜜收入還有3000元,再加上養雞、挖葛根、刺根等其他零散的收入,合計超過1萬余元。
傾情幫扶——如期脫貧致富
“發展西瓜,工作隊免費給我購置了塑料薄膜;上次搬新家時,工作隊和幫扶干部幫我義務運送東西,還幫我捎帶貨物,幫我墊交電費……”,老郭感激地說。
老郭今年發展各類產業,政府獎補了2000元;他還成功申請了扶貧小額貼息貸款,加入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免費領取的1畝元胡種子已經種植。前不久,工作隊和幫扶干部還幫他申請到了護河員的公益性崗位,一年工資約5000元,老郭又多了一項增收項目。老郭說,明年西瓜種植他要擴大到3畝,還要再種植1畝魔芋。
現如今,老郭住上了安全整潔的新家,產業發展蒸蒸日上,脫貧致富的目標離他也越來越近了。
“發展產業有政策技術支持,生活困難有領導干部關心,我要做的就是好好發展產業,依靠自己的雙手實現勤勞致富。這樣才對得起黨和政府的關愛,才不會辜負幫扶干部的一片苦心”,老郭動情地向包幫干部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