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通訊員 劉潔) 繼組建石泉縣醫院、石泉縣中醫醫院兩大醫療集團后,石泉醫療體制改革又出新舉措,通過新農合基金按人頭總額預算支付方式,加快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制,逐步引導參合群眾合理性就醫、逐級轉診的習慣,提高新農合基金的使用效率,努力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鎮,90%的住院病人不出縣”的醫改目標。
該項改革自2017年9月1日起試行,改革后,將新農合住院基金全額納入預算管理,結合當年新農合籌資標準、補償標準等因素綜合確定預算額度。2017年全縣參合人數為14.52人,個人籌資和各級配套共計630元每人每年,全縣基金總量為9149萬元,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可參與住院預付總額分配的基金數為6032.74萬元。按照改革后的預算方法,將6032.74萬元轉換成參合人頭費為415元。按照兩大醫療集團包片區域參合人數,將參合人頭費交由兩大醫療集團包干使用。醫療集團在縣合療辦指導下負責按照當年新農合政策承擔轄區內參合群眾所有住院報銷業務工作。
據石泉縣合療辦負責人介紹,該項改革實施后,加快推進縣鎮村醫療服務一體化,提高了醫療機構的自我控費意識,有效控制了醫療費用的不合理上漲,保護了參合患者利益,保障了農合基金安全,促進了病人的合理轉診,進一步提高了新農合基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