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迪 任國路)“感謝你們,真的太感謝你們了,下雨天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了。”剛剛搬進新房的曹照平激動的說。貧困戶搬入新家標志著石泉縣池河鎮合一村又一項民生工程順利完成。2017年,池河鎮合一村以三個“更加”為原則,全面落實三項舉措,扎實推進了一大批關乎民生的重大工程,走進合一村,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煥然一新的農村新面貌。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生活“更加便捷”。“原來只要一下雨都就沒法出門,出門回來就是兩腿泥,這下好了,騎車也方便多了。以前,合一村只有一條水泥路,這一下就多了六七條。”合一村三組劉文選望著門前剛剛硬化的水泥路高興的說。2017年,合一村為改善交通條件,共硬化道路5.46公里,基本實現了組組通水泥路。“我們還申報了32條連戶路,此項目一實施合一村基本可以實現戶戶通路,這對合一村來說,確實是一個翻天覆地變化。”此外,還架設通信線路4公里,實現寬帶進村,新建通信基站一座,實現移動4G信號全覆蓋。“這么偏遠的地方都通寬帶了,真的令人驚訝。以前想用移動4G上網,總要跑到信號好的地方才行,現在基站就在屋后面,移動上網也方便了。”剛剛大學畢業的合一村村民劉明貴看著合一村的變化有些欣喜若狂。
落實移民搬遷政策,住房“更加舒適”。為徹底改善部分生存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和生態環境脆弱貧困戶住房困難。2016年以來,累計搬遷困難群眾52戶,其中進城入鎮19戶,交鑰匙22戶,分散安置11戶,徹底解決了貧困戶住房問題。“地電公司和省藥監局還為我們村分散安置點的戶無償捐贈了床、電視機。池河鎮政府無償提供電飯鍋、電磁爐和熱水壺三大件,貧困戶拎包入戶。”為改善飲水安全,水利局牽頭合一村老化飲水管網進行了全面升級,重新鋪設飲水管網12.8公里,實現了安全飲水全覆蓋,徹底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
成立扶貧互助協會,村民“更加富足”。“沒想到現在村上還有自己的銀行,足不出戶就可以貸款,手續也方便的多,發展產業遇到資金短缺也可以及時解決。”合一村貧困戶馬本榮說。為鼓勵貧困產業發展,2017年,合一村成立扶貧互助協會,政府與村民共同參與,村民自主經營,會員“存一貸十”,為貧困戶產業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資金和技術都是只是助推產業發展的手段,要真正的發展產業,必須有實體,因此我們在年初就成立合作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特色農業。”2017年合一村成立石泉縣高山果蔬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200余畝,集中連片種植黃花200畝、魔芋60畝、辣椒120畝,其中貧困戶種植黃花120畝、魔芋34畝、辣椒80畝,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余元;新建大型烘房2個,對辣椒、魔芋、黃花等特色產業進行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幫助貧困戶穩定增收。2017年,合一村貧困戶人均收入達5000余元,全村人均可支配預計可突破1.1萬元。
村支部書記馬兵告訴筆者,這些變化只是建設新農村的第一步,下一步,將繼續引進特色產業,讓村莊“活”起來,村民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