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亞君 蔡勛)昨日,從兩河鎮上回來的余景發笑容滿面,懷里還抱著三個綢卷,剛進家門就要挪中堂前的老桌子,搞的媳婦莫名其妙。在媳婦的追問下,余景發才不慌不忙的撐開綢卷,原來是兩河鎮黨委政府為艾心村余氏頒發了“余氏家訓”,余景發作為余氏族長,接受了鎮紀委書記頒發的一副“福”字家規和對聯。“這是我收到的最有意義的禮物,鎮紀委認證的家訓。”余景發說道。
9月18日,石泉縣兩河鎮舉行“家規家訓進萬家”活動啟動儀式,儀式上為艾心村余氏十余戶代表與族長頒發了統一制作的家訓匾牌。選擇兩河鎮艾心村余氏作為全鎮最先授牌的家族并非偶然,自今年初啟動新民風建設后,兩河鎮就派出了由鎮黨委委員帶隊的新民風調研組,就全鎮在新民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同時挖掘百姓身邊的道德模范。在調研時,艾心村余氏家族的先進事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余景發自掏腰包救助同村孤寡老人、余良松盡心盡力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等許多余氏家族的先進事跡受到了老百姓的稱贊。
在探索余氏家風純正的原因時,余景發提到了一本書,這便余家小孩除了課本之外最重要的一本“教科書”---《中華余氏總譜》。這部共1150頁的族譜,洋洋灑灑十五卷,近五百萬字,對余氏淵源、發展、家規、家訓、歷代人物做出了詳細的闡述。而“愛祖國、孝父母、尚科學、遵法紀、重禮信、睦鄉鄰、勤職業、戒奢侈、恤孤貧”的家規更是歷久彌新。
為了進一步發揮家規家訓的積極作用,兩河鎮紀委辦深入村組,挖掘優秀家規家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截至目前,共收集整理家規家訓近百條,開展家規家訓主題道德評議兩次,得到的群眾的廣泛好評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