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洪寶)“我們最近可忙了,免費給留守兒童教舞蹈、排節目;抽人編寫脫貧攻堅和平安建設方面的小戲小品;抽人編排社團展演節目。”
“我們幾個社團跳廣場舞的,跳水兵舞的,跳扇子舞斗笠舞的,練合唱的,打氣排球的,排練好象跟比賽一樣,讓老城廣場早晚變得熱鬧起來,游客觀看、拍照也多了起來。”
池河自樂社社長程定珍和老城社區文體協會負責人王寶珍忙得不亦樂乎,稱贊縣上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文藝活動讓她們忙得更有價值更有勁頭。
陜南山區縣石泉縣轄11個鎮161個村、社區,全縣有18.3萬人。近年鼓勵發展成立書畫家協會、民族樂團、鬼谷子文化研究會、蠶桑文化研究會、漢江文化藝術團、奇石根藝協會、攝影家協會、城關鎮舞蹈協會、城關鎮北街社區合唱團、城西社區民俗文化協會、西街社區文體協會等文化文藝文體類社團組織48個,在冊專兼職文化文藝工作者、愛好者近4000人。針對新時期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文化品位和文明素養,引領推動新民風建設,為加快推進“三宜”石泉建設提供有力思想保證、文化支撐和良好的環境保障,該縣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揮文藝社團主體作用、策劃組織文藝內宣外宣活動、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實施“文化強縣”、“文旅融合15551”、“文藝惠民”工程為抓手,以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為原則,以“黨政主抓、部門主責、鎮村(社區)主導、社團主體、群眾主動”為要求,常態化、系統化、特色化、品牌化開展“唱響石泉、舞動石泉、樂潤石泉、戲品石泉、書香石泉、印象石泉”等六大主題群眾文化活動的群眾文化工作思路,目的讓專兼職文藝工作者展示有載體,交流有平臺,基層干群文娛有引導,心靈有浸潤。
石泉縣開展的“六大”主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是:唱響石泉。通過組建成立機關干部合唱團、老年大學合唱團、校園合唱團、社區合唱團、群眾合唱團等,每年定期舉辦獨唱、合唱教學培訓和聲樂比賽,推薦知名歌手、優秀合唱團到市、省進行交流演唱,唱好石泉民歌,唱響石泉聲音,提升石泉知名度。舞動石泉。通過大力培養發掘石泉舞蹈拔尖人才和新秀,引導發展石泉專業舞蹈隊伍、協會組織,教學和推廣地方民族舞蹈、校園舞蹈、廣場舞等,帶動更多群眾參與舞蹈健身、賽事展演活動,推動石泉舞蹈事業發展。樂潤石泉。通過邀請省、市笛子、二胡、嗩吶、古箏、琵琶、鋼琴、吉它、鼓樂名家到石泉進行專場演出,每年定期舉辦石泉傳統或流行器樂大賽,選拔表彰優秀器樂演奏家,組織器樂名師名家到鎮、村(社區)進行巡演、義演、互動演出,讓群眾近距離感受器樂魅力,培養石泉器樂傳承人、接班人。戲品石泉。通過加大地方花鼓戲、相聲、小品、皮影戲等小戲小品的創作力度,加大傳統漢調二黃和新式漢調二黃等戲劇的編創力度,常態化演出,靈活運用戲劇曲藝等形式解讀石泉文化。書香石泉。通過每年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優秀書籍推薦賞評和校園讀書之星、民間圖書收藏家、故事大王、書香家庭評選表彰活動,提倡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立單位圖書閱覽室或圖書角,相關經營服務單位、個人在公共服務場所設立圖書角、圖書速閱包等,營造全民學習、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印象石泉。通過定期邀請、組織縣內外的文化名人、藝術名家、網絡達人等以參加采風、交流、創作、比賽、展覽等方式,開展文學寫作、書畫創作、美圖拍攝、奇石展銷、美食大賽、典型評選表彰等活動,通過美圖美文、美景美食“多位一體”打造和展示石泉良好的對外形象。
為形成“月月有活動、場場有特色、對內有活力、對外有影響”的群眾文化工作格局,石泉縣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分管宣傳文化工作的縣級領導為副組長的群眾文化活動工作領導小組主抓群眾文化工作,按照印發的實施意見和群眾文化活動年度計劃任務安排要求,將“六大”活動具體細化到每一個項目、每一項內容,細化安排到每一個月每個時段進行。通過對相關部門、鎮包括社團組織分解落實活動任務,群眾文化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步做好活動落實情況的檢查、指導、督促、考核工作;通過城鄉互動、省市縣社團組織之間互動、專兼職文藝工作者互動,全縣目前正扎實、深入、有序、有效地開展“六大”主題群眾文化活動,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深接地氣的文化文藝活動深受廣大干群的歡迎和稱贊。據了解,石泉通過各方齊動、聯動、互動,全年計劃開展各類文藝采風、演出、賽事和展覽活動600場次以上,目的通過多頻次、大密度的文藝宣傳活動,重點培育和塑造 “藝品石泉、普惠萬家”群眾文化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