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曹 靖 唐 靜)近日,石泉縣醫院胸痛中心聯合安康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成功為一名“急性心肌梗死”的73歲高齡患者進行了溶栓治療,患者現在恢復良好,即將出院。從患者“到達醫院”到“病情穩定”(DtoB時間)僅用時30分,是該縣胸痛中心成立迄今為止最快的成功救治病例。(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toB時間的國際標準是少于90分)。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當日凌晨2點,家住石泉縣城關鎮中街片9組的賈某在睡夢中突然感到心前區一陣疼痛,但并未重視,直到第二天疼痛加重并出現憋氣的狀態,家屬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緊急撥打120將其送至石泉縣醫院進行救治。在評估賈某的病情后,考慮可能存在急性心梗,接診的蔡明文主任立即聯系縣醫院胸痛中心及心電圖室等科室,為賈某進行進一步地治療與檢查。
“心電圖提示急性前間壁、前壁心肌梗塞。需要立即住院,刻不容緩!”復查心電圖ST段較前有所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每延遲1小時死亡率隨之增加10%,醫護人員迅速啟動胸痛中心緊急救治程序,開辟通道,在胸痛中心全體醫護人員的緊密配合下,迅速冷靜的展開了對賈某的進一步搶救。胸痛中心主任楊小軍、副主任梁華為患者和家屬做好了相關解釋并積極聯系安康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內二科王東副主任,針對賈某的病情進行了電話會診,結合檢查及會診結果,迅速投入到了搶救賈某的治療中,通過給予藥物治療,立即溶栓,防病情進一步惡化,在經過30分鐘左右的溶栓后,患者疼痛逐漸緩解。
為進一步鞏固治療,縣醫院胸痛中心的醫護人員護送賈某至安康市中心醫院行冠脈造影術。通過安康中心醫院的反饋,造影提示賈某前降至再通血流3級殘余狹窄90%,旋支陳舊性閉塞,右冠中斷90%狹窄,確認溶栓有效,繼續轉回石泉縣醫院繼續后一步康復治療。此次對該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基層醫院胸痛中心和市級醫院通力合作的結果,彰顯了石泉縣醫院、安康市中心醫院高水平的區域協同救治模式,是“對口幫扶”的一個典型成功案例。
延伸閱讀:
溶栓療法是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使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藥物,將血栓溶解,使冠狀動脈再通,心肌重新得到血液灌注。溶栓成功的病人,胸痛癥狀迅速減輕或消失,心電圖好轉,心功能恢復過程加快,心肌梗塞范圍明顯縮小。
心血管疾病發病影響救治成功率及預后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時間,醫生建議,一旦出現胸痛,一定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縮短心臟缺血時間,將自己交給專業人員救治,而不是盲目地進行自我判斷或用藥。目前石泉縣醫院胸痛中心和安康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聯合開通了“心梗救治綠色通道”,患者到達醫院前院方即可收到心電檢查結果,并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從而是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達到無縫對接,轉運人員和醫護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比死神更快一步,搶救心肌,搶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