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紅莉)為進一步幫助喜河村村民早日摘掉“窮帽”,實現精準扶貧,增強貧困戶“自我造血”功能,喜河村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為搭臺,合作社組織為戲曲”,唱出喜河村農民喜獲豐收的喜悅,扶貧單位縣農發行送來致富種子,村委會、扶貧工作隊送來專業技術,鎮政府配備專業技術人才。今日,陜西嘉盛有限公司將收購車開到了村委會門前,專門組織人員來收購豇豆,村三委正在組織人員釆摘,園區蔬菜喜獲豐收。
六月,正值豇豆收獲的季節,喜河村的農民走進田間地頭,忙著采摘豇豆,處處都是一番農忙的景象,農戶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喜河村依托其適宜豇豆生長的地理環境和周邊的區位優勢,逐步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擴大豇豆種植規模,通過土地流轉、承包等方式從老百姓手中把土地流轉過來統一進行機械化作業,推動豇豆產業向標準化、產業化、規;较蚩焖侔l展。
同時,由鎮政府牽頭邀請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大力推廣豇豆高產栽培技術,選用品種、播種與育苗、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時采收的 “五個技術要點”,推廣豇豆高產栽培技術,技術人員現場示范種植技術,手把手指導農戶怎樣種植,幫助農民科學種植,大大提高了群眾的種植積極性。
喜河村五組的貧困戶徐時海與徐時清,他們在村支部書記肖相澤的耐心指導下,種植了3畝、1.5畝豇豆,這些豇豆在他們的精心照料下,大大豐收,看著車上裝滿了自己種的豇豆,他們的臉上洋溢幸福的笑容。
“我們與嘉晟公司簽訂訂單合同,在統一規劃指導下,產業園區種植21畝,涉及貧困戶15畝,這樣既有技術保證,又能給貧困戶提供就業途徑,而且在前期產業發展時,我們村上制定了詳細的產業發展規劃,考慮種種因素后,選擇豇豆這個產業,如今,它的豐收證明了我當初的抉擇是正確的。”喜河村支部書記肖相澤激動地說道。
在未來農村產業發展過程中,喜河村將進一步拓寬思路,從實際出發,利用本地有利的自然條件、生產條件和氣候條件,科學布局,積極引進資金,擴大銷售市場;積極推動豇豆產業的規模發展,加強良種的更新,保長遠、促增收、使老百姓真正脫貧,日子越過越好,越活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