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魯健濤)“快用手機答題,答完題就能領取紅包!”,石泉縣迎豐鎮社區居委會主任蔡名莉對坐在她身旁的群眾肖清蘭說。聽見領紅包,只見肖清蘭迅速拿起手機,點開微信群里的鏈接,出現一份網絡試卷:“‘兩率兩度’是指什么?你身旁是否有治安巡邏隊和紅袖章隊伍?你是否熟知該片區的政法干警隊伍?你對我鎮的平安建設還有那些好的建議和意見……”幾分鐘后,答完這份試卷,肖清蘭領取到了一個小小的答題“紅包”,高興不已。
據悉,為加大平安建設宣傳力度,進一步形成“平安建設人人創,平安環境人人享”的良性互動局面,迎豐鎮大膽創新,利用“互聯網+”思維,結合新媒體平臺,首先從宣傳方面著手,做出了有益探索。
筆者在現場看到,該鎮社治辦工作人員正在“出題”——制作網絡知識問答和調查問卷。 “這些網絡試卷將通過微信、QQ等新媒體平臺迅速傳播擴散,群眾看到“試卷”后,由于“紅包”鼓勵,便會積極 “答題”。我們也會通過這種考試、答題的方式及時掌握一些社會治安情況,有時也收到一些好的建議和意見”, 工作人員王靜說。
“微信、QQ等新媒體平臺具有覆蓋面廣、傳播迅速的特點,有獎知識問答則會充分調動群眾的答題積極性,我們便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互聯網+”新模式的宣傳效果非常好”,該鎮人大主席童勤華說。
筆者了解到,該鎮在平安建設宣傳方面著實下了一番功夫,也動了很大“腦筋”:該鎮建立了短信平臺,對轄區內所有手機用戶定期發送平安建設和法律法規常識;法律顧問每月定期到各村進行一次宣講;平安建設宣傳的高音喇叭也定時在山谷唱響……
“截至目前,我們發放了平安建設宣傳單頁3000余份,調查問卷1000余份。我們將這些傳統形式的宣傳與‘互聯網+’模式有機結合起來之后,全鎮的平安建設宣傳覆蓋率已經達到了99%以上,群眾的關注度和參與率比以前高了很多”,鎮長譚可新欣喜地說道。
“我鎮是 ‘市級平安示范鎮’,去年的平安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大平安建設宣傳力度,組織和動員各方力量,做好綜治維穩工作,為群眾營造平安、和諧、穩定的干事創業及生活環境,真正讓群眾的幸福生活指數不斷提升”,鎮黨委書記鐘瑋堅定地向筆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