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紅莉)端午收假后,迎來了六月的第一天,自脫貧攻堅戰役的槍聲打響后,各村連續一個月在脫貧攻堅戰役中,以狠、準、穩、的手法,堅決打贏此次戰役,干部以“金鐘罩鐵布衫”的精神扎根基層,扎根農戶。
狠下功夫促脫貧。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解決貧困問題的重要支撐。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發展方針,我鎮緊緊圍繞“蠶桑、畜牧、蔬菜瓜果、富硒茶、魔芋、黃花菜、特色林果、中藥材、苗木花卉和烤煙、文化旅游和產業配套建設”十種產業類型,結合“能人興村、能人興業”發展戰略,以“支部+X+貧困戶”為抓手,發揮政府和工作隊的作用,調動能人大戶、合作組織等各類農村經營主體的作用,促進貧困群眾與市場主體結盟發展。按照集中連片示范、特色高效有機的要求,通過走訪群眾,科學研究,我鎮已確定建設茶園、蔬菜等產業示范點8個,分別明確了駐村工作隊長和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抓推進。通過抓點示范促進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精準識別“回頭看”。以精準為準則,夯實工作基礎。“前期,有個別村在貧困戶精準識別的問題上沒有高度重視,這次必須嚴格按程序抓實抓好,絕不能出差錯。”這是鎮長吳義林在例會上的表態發言。為扎實抓好精準識別“回頭看”,喜河鎮領導要求,聯村干部除有特殊情況,一律駐村指導開展工作。各村嚴格按照精準識別程序開展工作,務必戶戶見面,確保貧困戶精準識別100%,嚴把時間節點, 6月3日前,完成全鎮貧困戶精準識別工作,確保無一戶包含“水分”
嚴格按照“鎮不漏村、村不漏戶”的原則,逐村、逐戶核實,我鎮始終堅持把精準作為脫貧攻堅最基礎的工作、把握最關鍵的環節,真正把底數摸清楚。
穩中求好講效率。持續一個多月的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干部在入戶過程中,嚴格按照貧困戶數據清洗工作流程一步步進行,堅決不落下一戶,不錯評一家,在全鎮18個村的貧困戶精準識別核查中,堅持駐村走訪,入戶調查不漏一戶,嚴格把握政策原則,確保了全鎮貧困戶的調查摸底工作基本達到了底數精準、流程精準和對象精準。
全鎮18個村后期將重點對精準扶貧工作進行規劃編制,規劃將重點圍繞各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移民搬遷等制定規劃,并對核查出的貧困戶按照“六個一批”精確分類,確保扶貧一戶,脫貧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