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這就是習近平主席在今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旨演講中提到的在石泉出土、見證古絲綢之路歷史、現珍藏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鎏金銅蠶”仿制品……”“金蠶文化是我們石泉縣一筆寶貴財富,熟悉掌握鎏金蠶文化和金蠶精神是我們青少年必須具備的文化素質和修養,我們要充分挖掘金蠶精神,努力奮進……”“六一”前夕,石泉縣蠶桑文化園的導游正在向前來參加石泉縣“弘揚蠶桑文化·少先隊主題活動日”的少先隊員們介紹蠶桑文化園內的展品。
5月27日,石泉縣蠶桑文化園內熱鬧非凡,石泉縣“弘揚蠶桑文化·少先隊主題活動日”暨“石泉縣青少年蠶桑文化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這里舉行。該縣正式將石泉縣蠶桑文化園確定為全縣青少年蠶桑文化教育基地,此舉將為全縣蠶桑文化的普及傳承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貢獻石泉“金蠶力量”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進一步推動石泉縣的文化體系建設。
有著“絲路之源,鎏金蠶故鄉”之稱的石泉縣,是西北養蠶第一大縣,興桑養蠶歷史悠久。石泉縣蠶桑文化園館位于石泉縣楊柳新區的鬼谷子文化小鎮(楊柳風情園)內,園內設有養蠶坊、蠶桑文化室、繅絲織造坊等多個展廳,展出的物品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價值,全面展示出了石泉縣內涵豐富的蠶桑傳統文化和蠶桑發展歷程。
石泉縣青少年蠶桑文化教育基地的成立,旨在讓石泉的青少年們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家鄉的歷史,了解家鄉獨有的文化符號,在傳統文化教育基地中陶冶情操,進一步培養青少年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愛國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