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潔)5月8日,家住石泉縣城關鎮雙橋村的李仕春收到手機短信提示,一筆5397元錢轉入她的銀行卡上。這是什么錢?哪里轉來的呢?
她拿著存折去當地銀行查詢,工作人員對她解釋,這筆錢是民政救助資金。原來,身患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李仕春,今年4月份向民政遞交了大病救助申請,沒想到,這么快就審批通過,錢就到帳了。
李仕春今年55歲,2015年初,身體一向強健的她常感到頭暈無力,在石泉縣醫院檢查后,醫生建議去省級醫院進一步檢查。一個月后,她被確診患有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砸在了李仕春和家人的頭上,家里本就困難,可是病情容不得耽擱,一家人只得東拼西湊四處借錢治病。家庭陷入貧困。
得知她家的情況后,縣鎮村三級聯動,將她家納入貧困系統進行幫扶,駐村干部和鎮衛生院工作人員及時對她宣講了縣上的健康扶貧政策,打消了她們一家人的后顧之憂,鼓勵她積極治療。2016年,她陸續在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住院治療7次,住院總費用達56071元,經核實,有47631元屬于合規費用,合療為其報銷26451元,大病救助了13065元,還剩8000余元的費用,又為她申請了民政救助,這一次,民政救助的5397元錢一到賬,她看病個人就只負擔了2718元錢。
“我媽得了這個病以后,家里確實困難得很,好在我們縣上扶貧的政策好,只要是合規費用都能報銷,給我們減輕了負擔。”李仕春的女兒談起母親的病,對現行健康扶貧政策是贊不絕口。
據了解,2016年以來,石泉縣積極探索健康扶貧機制,出臺并實施了《石泉縣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報銷辦法》,通過整合新農合、大病救助、民政救助等資金,對貧困人口看病就醫實行全報銷。截止2017年3月底,石泉縣貧困人口住院8293人次,住院補助費用近2000萬元;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47人,報銷費用14余萬元;全縣各醫療機構為貧困人口住院減免費用、開展義診活動、發放免費藥品共計71余萬元;為貧困人口減免體檢費用共計3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