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潔)4月28日,雨過天晴。陽光暖暖的照在石泉縣熨斗鎮幼兒園的操場上,剛從省人民醫院出院回家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軒軒站在幼兒園大門口,好奇的往幼兒園里張望,期待著自己上幼兒園的那天快快到來。
軒軒兩歲多,是石泉縣熨斗鎮沙灣村人。出生后就發現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他幼小的心臟存在肺動脈狹窄、單心室、卵圓孔未閉三種嚴重問題。先天性心臟病不僅時刻威脅著軒軒的生命,也嚴重的影響著他的生長發育和生活。同齡的孩子能跑能跳,可他只能終日蜷縮在媽媽的懷抱,偶爾下地活動幾步,也會出現呼吸急促、全身青紫的缺氧狀態。為了籌錢給軒軒治病,軒軒的父親高保林外出務工,軒軒的母親在家照顧軒軒和11歲的大女兒、70多歲的老人,生活十分困難。
2016年,石泉縣開展健康扶貧,著力解決貧困人口看病就醫難題。由縣衛計局牽頭,聯合縣紅十字會、合療辦共同組織開展了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救助工作,軒軒等6名先心病患兒確定為首批救助對象,陸續接受救助,進行手術治療。今年4月,軒軒在陜西省人民醫院經過40余天的住院治療,已經完成首次心臟修復手術。這次住院,軒軒的醫藥費一共是44000元,經過合療報銷,大病補助及享受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陽光基金提供的救助資金后,軒軒家自己只承擔了不到5000元的費用。
據了解,為使更多的貧困先心病患兒得到救治,2017年,石泉縣加快實施健康扶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再次吹響先心病患兒集結號,邀請省人民醫院專家來該縣對登記患兒進行手術指征篩查。確定符合手術治療指征的先心病患兒將擇期在省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