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亞君 陳雪)“來這么個小姑娘,怕是包聯單位隨便派了個人應付差事哦!”這是今年初石泉縣城關鎮堡子社區干部們對這個新來的駐村干部的第一印象。
“劉老師明年還要駐我們村,可千萬別調走了!”時近年底,這已成為社區干部和貧困戶們的真實期盼。
她叫劉祥鳳,是石泉縣工業集中區管委會干部,曾經奮斗在基層教育事業一線長達十年,從教育到行政,不只是行業的轉變,工作性質、工作內容上更是天翻地覆的變化。2016年初,管委會領導找她談話說要派她到包聯的堡子社區專職駐村時,她腦子里一片空白,心里雖沒底卻也只能硬著頭皮上。
初來乍到,讓村民刮目相看
今年二月,劉祥鳳到城關鎮堡子社區開始了她的駐村生活。很多群眾一看來駐村的是名個子嬌小的女干部,就覺得這是來走過場的。為了充分了解社情民意,改變村民的看法,劉祥鳳暗下決心,一定要用實際行動贏得他們的肯定。
堡子社區位于縣城西郊城鄉結合部,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該社區以高效農業種植(大棚草莓、西瓜)為主,現有總人口636戶1528人,其中貧困戶24戶40人。初到村上,性格要強的劉祥鳳就給自己制定一個走訪任務,每天要走訪多少戶,既定的戶數不走完就絕不下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她就掌握了社區的基本情況。
為了加快工作進度,她經常一人騎著摩托車穿行在鄉間小路,因為道路崎嶇而摔跤是常有的事。有一次,為了搜集貧困戶的一戶一檔相關資料,她利用周末時間從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一連跑了十一戶貧困戶。在去往七組賀顯林家的路上,由于天氣酷熱難當、路況又差,摩托車無法繼續行駛而倒地,腳也因此受傷,不得已她只好把摩托車停放在路邊,跛著腳走路到達賀顯林的家。
“我們這里一二組村民大多數在珍珠河挑水吃,少數人在自家附近的水塘用水泵抽水,不僅不方便,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支部書記蔣永林介紹道。劉祥鳳在了解到堡子灣幾百人飲用水無法得到保障的問題后,帶了幾個組長一起上山尋找水源,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在管委會領導的支持下向縣水利局爭取了1個飲水工程項目,項目已于10月底竣工,解決了一、二組500余人的飲用水問題。
今年五月,當得知七組的貧困戶賀顯林種的十畝黃花因缺乏勞力,已經雜草叢生,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時,劉祥鳳很是著急。“不能讓貧困戶收入受損失啊,他們發展產業不容易,千萬不能失敗了。”為此劉祥鳳牽頭組織社區黨員、管委會包聯干部頂著烈日為賀顯林家的黃花菜除草,整整一天,她沒有因為自己是女同志而享受特殊待遇,一起來的社區黨員干部們對她有了大大的改觀:“原來,這個女娃一點也不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