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迪)“哪里想得到還能找回來,真是太感謝了,多虧您撿到,您真是活雷鋒啊!”8月1日,當謝傳飛在池河鎮五愛村村委會領回自己丟失的錢包時,感激不已,向老黨員廖大美連聲道謝。
廖大美是池河鎮良田村五組村民,今年71歲,是一名黨員。8月1日早晨,他在去給家人買早點的途中,撿到一個深棕色錢包,里面有現金若干、身份證、銀行卡、居住證等,當時天氣惡劣下著大雨,撿到錢包的廖大美在原地等待失主無果后,便對照身份證上的地址,冒雨將錢包送到五愛村村委會,五愛村大學生村官王朋在了解到情況后,對照身份證發現失主正是村委會隔壁五愛漢子農家樂老板的兒子謝傳飛,便即刻聯系他前來領取失物。
看到失而復得的錢包,謝傳飛一家人連連對廖大美表示感謝,并對他拾金不昧的高尚品格表示深深地敬意,謝傳飛激動地說道:“錢丟了是小事,里面的各種證件丟了才麻煩啊,真是太感謝了。”當我們問及廖大美同志撿到錢包的感受時,他語重心長說到:“我就是一個老農民,做了一件我應該做的事,我更是一名有著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是黨養育了我,我要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們常常說黨員的先進性,這不就是黨員先進性的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嗎?
在五愛村大學生村官與年過古稀的廖大美同志親切的交談中才得知,廖大美現居住在池河鎮老供銷社,平時積極參加村上的各種黨員活動,閑暇時間還種種莊稼,雖然上了年紀,但他還是發揮著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更發揮著一名黨員的余熱,用行動彰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近年來,池河鎮精心組織,持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四個三”工程,“凡人善舉榜”在各村已實現全覆蓋,見榜率100%,“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婦”等不斷出榜,好人好事先進事跡不斷涌現,全鎮上下道德氛圍日益濃厚,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同時,池河鎮也一直重視黨員培訓教育工作,通過黨員培訓、上黨課等多種途徑,在黨員內開展黨性黨紀、理想信念、道德品行等方面的教育培訓。當前,全鎮“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通過不同方式不同形式地學習,黨員的黨性覺悟不斷提升,良田村黨員廖大美同志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內涵和真諦,詮釋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具有的傳統美德和良好的社會公德,詮釋了應如何做一個“四講四有”共產黨員,體現出了中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一個人選擇奉獻也許不能改變什么,但是一群人選擇奉獻就會讓我們的世界變的更加美好和諧,讓我們向榜樣學習,向拾金不昧的好黨員廖大美同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