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健)近日,身在珠海的石泉人小蔡在玩手機時欣喜的發現,以前關注的“法治石泉”微信公眾號上有了“網上辦理”接口,而她這幾天正在為回不回家辦理委托公證而糾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注冊進入網上辦理程序,并按照提示提交了相關申請,沒想到在半個小時之內,她就收到來自石泉縣司法局的電話,告知她公證辦理已經進入出證階段,請她攜帶相關證件到石泉縣司法局領取公證書。
“實在是太方便了,這免去我來往奔波之苦”,原來,在兩年前,小蔡就辦理過一次公證,那時身在珠海做小生意的她,回石泉一次坐火車需要兩天兩夜,在出證期間,有時候得等半個月,“時間就是金錢”,耽擱了時間,也就耽擱了生意,甚至讓她的客戶有所流失,那次的辦證經歷讓她一輩子也忘不了,而這一次她在手機上就完成了整個辦理流程,不用再讓她珠海、石泉兩邊跑了。
正是為了解決群眾辦事難,辦事成本高的問題,石泉縣司法局自去年底就著手研發 “互聯網+法律服務”平臺,該平臺集PC版、WAP版、微信版為一體的“法律服務”系統,內容涉及司法行政工作的各個方面,具有宣傳、咨詢、在線服務等功能,打造法律服務升級版,讓群眾能夠享受到及時、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該系統完全基于互聯網技術實現,群眾只需登錄石泉縣司法局官方網站或者關注“法治石泉”微信公眾號,即可進入“網上辦事”頁面,注冊賬號、登錄后即可提交相關申請,完成網上辦理。
為更加方便群眾,司法局研發團隊對公證、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咨詢申請、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等流程進行研究,重點突出網絡服務平臺申請、審批、承辦、結案、歸檔等功能的細化規范,群眾通過系統下載格式文書、上傳相關資料,完成申請,后臺就會自動將相關數據分配給業務股室進行辦理,群眾可在網上查詢進度、進行評價監督。
石泉縣司法局“互聯網+法律服務”系統,實現了司法行政各項業務與服務對象的無縫對接,將服務群眾放在工作的核心位置,通過數據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兩學一做”,賦予了司法行政工作新模式,使互聯網思維準確運用到司法行政工作之中,促進法治石泉建設順利邁入了互聯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