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仙子”王金蘭在采摘黃花菜
采摘黃花菜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宋世兵)6月22日一大早,石泉正興黃花菜有限責任公司經理王金蘭正趁著夏日早晨的清涼,組織菜農趕采黃花菜。入伏以來,石泉近萬畝黃花競相含苞待放,為菜農也迎來了新的收獲希望。
石泉自2013年開始試種黃花菜以來,累計發展黃花菜近萬畝,隨著逐漸進入盛產期,黃花菜相對于其它作物逐漸顯現出明顯的效益優勢。
“我2014年種了3畝黃花菜,第一年采收就收入3000多元,今年我要突破8000元。”正在地里采摘黃花菜的曾溪鎮油坊村村民余國富對今年的收成信心十足。同處一塊地的李萬勤的黃花菜,由于比余國富早種一年,今年已進入盛產期,黃花長勢明顯比余國富的茂盛的多,他預計他今年的畝產值將突破8000元。
由于黃花菜具有“一年種下,十年采收”的優點,像李萬勤這種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逐漸嘗到了“一本萬利”的甜頭,在產業推廣過程中,也逐漸由過去的“要我種”發展到“我要種”的轉變。
為解決黃花菜種植管理及烘烤加工過程中的技術短板,石泉縣組建了專門的黃花菜技術服務隊伍,為每個鎮配備一名專業技術員,全程指導黃花菜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摘烘制等技術,為農戶在技術上吃下定心丸。同時,龍頭企業正興公司在與黃花菜農簽訂回收合同的基礎上,還探索收購黃花菜鮮品,解決了一些農戶烘制技術差、產品良莠不齊的缺點。
依托石泉優良的土質及氣候條件,所生產的黃花菜具有色澤金黃、口感醇香、綠色健康等特點,產品投放市場以來,一直是國內外市場的搶手貨。據石泉正興公司經理王金蘭介紹,石泉去年共生產黃花菜93噸,90%出口東南亞,創匯148萬美元。她預計今年產量將達到500噸,產值突破5000萬元。
“市場有需求,產品有人收,技術有保證,效益穩步增。”小小的黃花菜不僅成為石泉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更是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和促進脫貧攻堅工作的一項重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