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許兵 張正毅)6月10日,石泉縣春季第一批鮮蠶繭開秤收購,每市斤的價格在18.5元至19.2元之間,,高于“蠶繭收購合同”預期約定的最低保護價17元每斤,預計平均張種蠶繭收入超過1600元,廣大蠶農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該縣曾溪鎮油坊灣村的養蠶大戶李國金告訴筆者,他春季養了6張蠶,共計銷售鮮繭600余斤,總收入超過萬元。
為鼓勵農民興桑養蠶,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今年石泉繼續執行蠶桑產業發展風險金辦法和鮮繭收購最低保護價政策,繼續實行蠶種縣財政補貼政策、小蠶共育補助政策和蠶種裝盒增量扶持政策,對農戶新建標準蠶室、搭建養蠶蠶臺、新建標準桑園、應用蠶桑機械、科技示范推廣等十項惠農政策。春季發放蠶種二批次,全縣養蠶23994張,預計張種產繭90斤以上、產繭2160噸、蠶農蠶繭收入4000萬元。由于蠶種裝盒增量16%、春季氣候好和技術服務到位,蠶兒發病少、張產高,蠶繭收購公司一致反饋今年春季蠶繭質量高于往年。
為搞好蠶繭收購工作,該縣天成絲業和天新絲綢兩家公司提前積極籌備,及時到達蠶繭收購站點,誠信履行蠶繭收購合同,按高于鮮繭收購最低保護價的市場價收購蠶繭,讓利于蠶農。縣蠶桑發展服務中心實行領導包片、聯鎮干部駐站的工作機制,節日人員到位,駐站服務到位,協調解決蠶繭收購過程中價格執行偏差問題,準確掌握蠶繭收購數量,面對面指導蠶農養好第二批春蠶、搞好養蠶“回山”消毒,深入宣傳縣上扶持蠶桑產業發展各項政策,動員蠶農多養夏蠶、養好夏蠶,確保蠶農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