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芳 劉藝帆
為破解流動黨員活動難開展、管理難到位、作用難發揮等問題,近年來,平利縣探索創建流動黨員管理“四有模式”,讓流動黨員“信息有檔、學習有方、返鄉有為、心中有暖”,確保流動黨員管理不斷線、教育不脫節,助推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質增效。
健全制度,讓流動黨員信息有“檔”。完善流動黨員信息登記制度,以黨支部為單位,通過電話微信、親友訪查、部門聯查等多種形式摸清流動黨員底數,對流動黨員信息進行梳理,建立完善《流動黨員管理臺賬》,備案流動黨員1500余名,做到流動黨員流出時間、去向住址、聯系方式“三清楚”。推行流動黨員包保責任制度,結合實際由在職黨員結對聯系一名或多名流動黨員,及時掌握他們思想狀況和現實表現,提醒其足額交納黨費,主動參加流入地組織生活,做到黨員“流動不流失”。
豐富形式,讓流動黨員學習有“方”。開展寄送“紅色”包裹行動,由各黨(工)委牽頭,寄送學習資料2000余份。靈活方式“線上學”,借助學習強國、微信群等線上平臺,定期推送各類必學篇目、黨建信息、政策法規,輻射流動黨員2000余人次,確保流動黨員學習不掉隊。
整合資源,讓流動黨員返鄉有“為”。建立流動黨員人才庫,通過多種渠道聯系在外創業的優秀青年、致富能手,及時納入人才庫。利用春節、國慶等流動黨員返鄉時機,組織召開流動黨員座談會,向流動黨員通報家鄉建設情況,聽取流動黨員對家鄉建設的意見建議,鼓勵流動黨員發揮人脈、信息優勢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牽線搭橋。根據流動黨員創業就業需求,組織開展專題技能培訓、業務知識培訓,聚力發展“歸雁經濟”,吸引有思想、有知識、有能力的流動黨員建設家鄉。
強化服務,讓流動黨員心中有“暖”。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設立流動黨員服務驛站,配備桌椅、書刊、安全藥箱、工具箱、飲水機、充電器等設施,為流動黨員提供讀書看報、休息充電等服務。在元旦、春節、“七一”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到流動黨員家中進行走訪慰問,收集流動黨員及其家屬困難訴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消除后顧之憂,讓流動黨員感受到關愛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