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梅興宇)7月1日,在由縣委組織部主辦的“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鄉村振興擂臺賽上,西河鎮參賽代表頻頻傳來捷報。在與其他10個兄弟鄉鎮鄉村振興示范村黨支部書記的激烈角逐中,西河鎮西壩村黨支部書記魏傳軍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用樸實的話語、真摯的情感講述了在鄉村振興征途上付諸的努力,演講獲得全場評委的高度贊揚。最終榮獲演講比賽唯一一個一等獎。多名第一書記在第一書記優秀工作日志、優秀征文、優秀攝影作品中榮獲獎項。
榮譽的背后,是西河鎮鎮村干部辛勤的付出。今年以來,西河鎮西壩村緊緊圍繞鄉村振興20字方針,團結協作、苦干實干、接續奮斗,努力把西壩村建設成“四有新村”。
強黨建引領,實現組織有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為此,西壩村提高標準抓創建,以“五好”黨支部為目標,對標準化示范村創建內容再拓展、標準再提高、措施再細化,實施“黃金32條”,傾力打造美麗村莊“升級版”。織密網格強服務,全村劃分網格13個,設立網格長18名,58名黨員分6類管理,推行支委包片、黨員聯戶機制,實現小事找網格、大事找支部,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狠抓制度聚合力,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周例會等系列制度,通過制度管人管事,讓黨員的心“聚”起來、身“動”起來,推進村級工作規范、有序、科學運行。
抓特色產業,實現發展有后勁。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收入,收入提高了,就會一通百通,就會真心支持,工作就會順順當當。結合村情實際,西壩村在發展富硒糧油、中蜂養殖、中藥材等產業的基礎上,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鄉村旅游之路,初步形成了以西河漂流、沙灘摩托、生態露營、林間木屋、休閑垂釣為一體的經典游玩路線,西河虹橋、東方上居、東方野舍也漸漸成為西河的“代名詞”“網紅打卡地”,今年來累計接待各類游客1萬余人次。游客多了,集體經濟發展了,村民的口袋也有錢了,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發展的勁頭也越來越足。
重生態宜居,實現處處有美景。緊扣“山水田園、靚麗西壩”定位,堅持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按照先大后小、輕重緩急思路,共建美化、綠化、亮化的美麗宜居鄉村。一方面,優化“大環境”,以河堤改造為突破,安裝防護欄、改造路面、鋪裝道沿石,新建小公園1處,停車場2處,補植樹木500余棵,綠化3000平方米,極大改善了基礎設施條件。另一方面,美化“小環境”,促進村民養成“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良好習俗,積極開展“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活動,改造舊房10戶,落實門前“四包”責任,主干道56戶家庭,都打造成了庭院有景、房前屋后整潔的美麗人家。放眼西壩,“綠樹村邊,青山郭外”的美麗山水圖已然形成。
樹文化新風,實現群眾有素養。文化根植鄉土、貼近群眾、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美麗鄉村既有泥土的芬芳,更有心中的“詩和遠方”。今年以來,西壩村堅持塑“形態”與興“文脈”一體推進,通過“群眾點單、志愿服務隊接單”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建設,院落會、田間地頭的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廣場舞、公益電影放映、地方戲曲匯演等活動讓傳統文化煥發生機,抵制厚葬薄養、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行動,讓鄉風民風日漸“風清氣正”。美麗鄉村美在顏值,美在氣質,更美在老百姓心里,他們更加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生發激情,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內生動力。
“榮譽的獲得既是鼓勵,也是前行的動力。下一步西河鎮將繼續圍繞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聚焦“水韻西河 農旅興村”的發展定位,打造“一汪清水、百畝良田、特色人文”三張名片,努力把西河建成農旅一體的精美田園小鎮。”西河鎮黨委書記楊友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