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金山 王瑩
幫助一人就業,幸福一個家庭。今年以來,平利縣切實把穩就業、保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想方設法拓寬群眾就業渠道,多措并舉幫助群眾端穩“飯碗”,使8.7萬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2.9萬脫貧勞動力穩定增收,過上了樂業安居的幸福生活。
近日,在市人社局發起的“秦巴區域促進就業聯盟”合作交流大會結束后,十堰市8縣(區)組團到平利參觀考察了社區工廠、工業園區、返鄉創業園區等就業幫扶基地,并就提升區域內勞務協作、技能培訓、公共就業服務、就業平臺建設等八個方面達成一致意向,簽訂了長期《就業聯盟合作協議》,為促進轉移就業搭建了新平臺。
“為鞏固拓展就業扶貧成果,我們深化推進蘇陜務協作,不斷拓寬群眾就業渠道,上半年全縣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0場次,發布各類就業崗位1.2萬余個,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5余萬人。”平利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滿足群眾好就業、就好業的愿望,該縣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堅持圍繞就業市場抓培訓、圍繞產業需求抓培訓、圍繞企業發展抓培訓、圍繞創業帶動抓培訓、圍繞新型職業抓培訓的“五圍繞”舉措,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使其增強就業競爭力,贏得更多就業機會。同時,在培訓過程中,該局采取線上電子云考勤與線下技能培訓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培訓機構的監管力度,確保培訓就業質量穩步提升。
據了解,平利縣上半年共組織開展創業、農村實用技術、網絡營銷員新職業、修腳師等各類培訓1282人,培訓后就業率達40%以上,不僅鞏固拓展了就業脫貧成果,也為鄉村振興開局夯實了基礎保障。
為有效保障群眾穩就業、穩增收,平利縣人社局堅持就業服務與勞動維權一體推進。一方面,按照“縣統籌、鎮監測、村建檔、戶連線”的思路,規范建立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情況動態管理臺賬,實行“掛圖作戰、周周更新、月月研判”,及時跟進就業幫扶措施,使9298戶有勞動力的易地搬遷家庭實現至少一人就業;另一方面,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扎實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深入鎮村、企業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開展大規模宣傳咨詢活動3次,發放《勞動合同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300冊,處理勞動糾紛案件22起,為農民工追討工資110萬余元,進一步加大了政策宣傳、欠薪治理、案件查處力度,切實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