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余瑋
“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要履職擔當,貢獻力量!”這是縣政協委員夏登剛在扶貧工作日志中寫下的一句話。2016年底,因鄉鎮機構改革,時任平利縣洛河鎮財政所所長夏登剛因工作能力強、業務素質過硬被調回縣財政局擔任公共資產管理局副局長。回縣局不久,2017年3月夏登剛被選派到洛河鎮線河村擔任第一書記。積極投身到駐村工作當中,這一干就是兩年多。
作為第一書記,夏登剛深知“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想要村組黨支部活起來,必須狠抓黨建工作,建設一個富有活力的支部班子,激發黨員的責任感,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此,他從規范村級活動場所入手,積極向財政局申請,于2016年為該村協調爭取資金110余萬元,為該村建起了活動場所,黨員有了自己的活動陣地,開展活動更方便了。他還定期組織黨員開展學習活動,開展了“第一書記講黨課”、“黨員助力脫貧攻堅”等主題活動,有效地提高了黨員和群眾的思想認識,為今后開展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剛到村時,夏登剛發現該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后。他便帶領村上干部經常縣上鎮上來回跑,累計協調資金240萬元,落實了4組便民橋、3組4組兩處防洪溝、安置點綠化及排水溝、公共廁所、2組防火路、人居環境整治、部分河堤建設等項目。目前,所有項目均已交付使用。現在的線河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道路寬展,環境整潔,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在充分走訪、調查、談心的基礎上,他發現線河村的自然條件適合種植魔芋、蠶桑、茶葉,且大部分農戶已經見利,老百姓的發展積極性也比較高。為使這三大產業能夠覆蓋全村農戶,充分激發村民產業脫貧的積極性,他多方協調產業獎補45萬余元,專項用于這三大產業的獎勵扶持。全村發展魔芋1000畝,蠶桑1000畝,茶葉1000畝,基本做到了全村產業全覆蓋,該村人均增收達800元,形成了農業產業戶均3個3畝的良好局面。
別看夏登剛話不多,但心思細膩,辦起事來十分認真。家住線河村5組的陳清兵是村里的貧困戶之一,兩口子以前長期在外務工,兩個孩子在老婆娘家上學,房子搖搖欲墜,農田全部荒蕪。現在回來了,日子怎么過?夏登剛針對陳清兵實際情況,積極與鎮搬遷辦協調,讓陳清兵在集鎮購買了統建樓,解決了安居問題;又先后協調建筑施工企業和鑫發鞋業有限公司,讓陳清兵兩口子就近務工,解決了穩定增收的問題;聯系洛河中學和洛鎮中心小學,把兩個小孩轉回來上學,便于照顧,享受了貧困戶義務教育階段優惠政策;又協調洛河農商銀行給陳清兵發放小額貼息貸款2萬元,用于購買農機具發展產業。現如今,陳清兵新發展魔芋6畝,蠶桑2畝,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兩口子逢人便說:“還是夏書記想得周到,我們在家既能掙錢,又可以照看孩子,兩頭都不耽誤!”
政協情懷顯擔當,真干實干促脫貧。2018年,線河村脫貧攻堅工作排在全縣前列,他本人也被縣委授予“優秀第一書記”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