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通訊員 柯鵬)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平利縣制定《平利縣貫徹落實三項機制助力脫貧攻堅十條措施》,激勵廣大干部在脫貧攻堅主戰場擔當作為,脫貧攻堅連續四次考核名列全省第一,榮獲2017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先進縣”稱號。
一、明確用人導向,鼓舞干部爭當攻城拔寨的急先鋒。一是建立積分管理制度。縣級領導按照“包聯鎮脫貧攻堅考核得分X50%+包聯村脫貧攻堅考核X50%”積分,鄉鎮、部門一把手按照“單位脫貧攻堅考核得分X50%+單位年度綜合考核得分X50%”積分。二是建立捆綁考核機制。縣級領導、鄉鎮部門負責人、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扶貧績效與所負責的貧困村評估考核結果直接捆綁,形成同獎同罰的榮辱共同體。三是堅持主戰場選人用人。積分排名靠前的優先推薦、提拔使用,每年拿出15個科級領導崗位定向提拔脫貧功臣,先后提拔28人。
二、用足激勵手段,引導干部甘當埋頭苦干的老黃牛。一是活用干部優秀指標。干部年度考核優秀指標與脫貧攻堅考核掛鉤,脫貧攻堅考核為“優秀”的單位增加優秀指標。二是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每年按35%的比例表彰一批脫貧攻堅優秀單位,按照20%的比例評選一批“優秀第一書記”。三是建立干部關愛機制。第一書記、駐村隊員享受鄉鎮津貼,頂格執行差旅報銷標準。給村干部購買人身意外保險,每年組織一次體檢。
三、用嚴懲戒措施,鞭策干部勇當創優爭先的千里馬。一是實行一票否決。單位脫貧攻堅未獲得縣級考核優秀,年度綜合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縣上脫貧攻堅未獲得市級優秀,縣委、人大、政府、政協主要領導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二是加強督查問責。對脫貧攻堅季度排名末位的鎮主要負責人實行誡勉約談、電視表態,脫貧攻堅重大違紀違規問題從嚴、從重、從快處理。三是用嚴能下機制。脫貧攻堅考核為“較差”或連續兩年評為“一般”等次的鎮或部門,相關責任人予以免職、降職。先后對 6名扶貧不力的領導干部進行了組織調整,29名第一書記召回重派。
四、用活容錯機制,鼓勵干部善當探索創新的領頭羊。采取“自證履職、糾錯免責”的方式,對大膽履職的干部實行容錯糾錯,干部的創造性得到釋放,兩權抵押、移民搬遷、社區工廠、農村電商等多項創新工作得到上級肯定,易地扶貧搬遷經驗被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交流推廣;社區工廠扶貧被列為全國精準扶貧經典案例,獲得全國首屆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優秀項目獎”和“最具人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