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山區脫貧攻堅工作實際情況,平利縣紀委監委立足主責主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職能,堅守鐵的紀律,用務實、扎實和事實把監督推在最前沿,全縣100余名紀檢監察干部護航脫貧攻堅全面挺進。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充分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和中、省、市紀委關于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提高黨員領導干部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對標看齊,以抓好“兩個責任”落實,脫貧攻堅“四支隊伍”為主線,制定精準監督系列機制制度,以嚴肅的政治態度、剛性的紀律要求和務實的工作作風,確保扶貧領域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聚焦問題線索,強化扶貧監督。堅持把問題線索排查作為扶貧領域監督執紀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在11鎮137個村設置扶貧領域專項信訪舉報信箱、公示信訪舉報電話,開通了“廉潔平利”微信公眾號等網絡舉報渠道。2018年以來,縣紀委受理群眾在扶貧領域的信訪問題線索57件;強化巡察監督,圍繞脫貧攻堅項目實施、扶貧資金兌現等情況,發現問題線索38件;加強與法院、檢察、審計、扶貧、財政等部門的協作,召開問題線索移交聯席會議5次,移送問題線索18件;堅持實行問題線索集中管理、定期排查、分批交辦、辦結銷號制度,確保問題線索“無積壓、零暫存”。
壓實監督責任,強化紀律約束。縣紀委實行常委包聯督導鄉鎮責任制,建立牽頭常委和責任室部和包聯鎮和部門“責任體”,實行“紅黃綠”臺賬管理,每月啟動一輪責任督導。同時,縣紀委書記不定期深入各鎮開展督導,結合存在的問題對11個鎮的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進行交鋒見底式約談。制定《脫貧攻堅“十個嚴禁”紀律要求》、《平利縣脫貧攻堅工作問責辦法(試行)》,在137個村安裝“人臉+指紋”電子考勤系統,確保脫貧攻堅“四支隊伍”吃住在村、工作在村。
高懸監督利劍,強化紀律震懾。縣紀委監委采取辦案協作區、交叉辦案、提級辦案或督導辦案等方式,安排精干力量,嚴肅查處人前黨員干部,背后參與、組織、領導涉黑涉惡活動的“兩面人”。同時,堅決懲處脫貧攻堅監督中發現的黑惡勢力,聯合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扎實開展了“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