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口腔醫生,卻突然改弦易轍迷上了小兒泌尿外科學;
他發明的“愛闊爾達”包莖擴張矯形器僅有0.3克,卻獲得四項國家專利,更理想、更完美的解決了一個醫學難題;
他身居巴山深處,卻在醫學界獨樹一幟,全國二十余省市幾十家大型醫院與他建立了合作關系。
這個像“謎”一樣的醫生名叫胡康鵬,堪稱平利縣醫療器械研發生產“第一人”。
一次經歷,改變人生走向
步入不惑之年的胡康鵬出生于平利縣長安鎮一個普通教師家庭。從小就愛折騰,好鉆研,動手能力強,家里的收音機、鬧鐘經常被他拆了裝,裝了拆,為這沒少挨批受罵。
學生時代的胡康鵬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尤其對教育、音樂方面很感興趣,后來卻被醫學院?谇粚I錄取。既然走上了醫學之路,這就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就一定要干出名堂。四年寒窗苦讀,他系統地學習了口腔醫學知識,畢業后被分配到基層衛生院工作。四年磨礪,他學以致用,很快脫穎而出,先后被調到縣醫院、縣中醫院擔任口腔主治醫師。他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勤學苦鉆,勇于創新,先后在《廣東牙病防治》、《陜西健康教育》等知名專業刊物發表多篇學術文章,并獲得獎勵。2001年,他一手創建了知健口腔?圃\所,秉承“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的服務理念,打造出家喻戶曉的“放心診所”。
孫思邈在《大醫精誠論》中說:“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勵不倦。”胡康鵬深知,醫學之路,永無止境,作為醫生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掌握新科技、新知識,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2007年,他來到成都“充電”。次年秋天,四歲的兒子因陰莖包皮發炎來到一家知名兒童醫院就診。主治醫生檢查后說:“小孩患有包莖,需要作擴張術。”他簽完字后,兒子被送到門診手術室,醫生用止血鉗在包皮口大幅度撐開,兒子痛得哇哇大哭。回家后,兒子撐開的包皮口沒幾天便回復如初。他看在眼中,疼在心里,包皮被止血鉗強力撐開的畫面在腦海反復呈現......
胡康鵬通過網上搜索了解到,包莖是兒童生殖器常見疾患,主要表現為包皮口狹小、不能上翻清洗,可能導致局部反復發炎、粘連或其他并發癥。目前,醫學界常規方案是短暫擴張或包皮環切方法。一直以來,中國、美國、日本等醫學專家做過許多研究,都希望有更簡單、更無創的方法擴開包皮口,但是重量、持續作用等問題始終沒有攻克。他陷入了深思:面對兒童,應該有更低創傷、更低風險、更低痛苦、更具人文關懷的解決方法。男孩的“小雞雞”是那樣嬌小、柔弱、不堪重負,什么工具可以實現持續作用?必須滿足一些什么條件?如何才能達到輕如鴻毛、易戴易取、不影響活動等要求?早在1957年,Neumanw 受妊娠婦女腹部皮膚明顯擴張后表面積顯著增加的啟發,發明了皮膚擴張器。他突發奇想:能不能發明一種特殊的皮膚擴張器,對包皮口進行溫和持續擴張。
“科技發明,舍我其誰!”一股豪氣在胡康鵬胸中激蕩。聽說他要放棄口腔醫學這個“看家本領”去搞一個連世界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另類發明”,親友們紛紛勸阻。只有妻子說:“你放開手腳去干,我做你堅強的后盾!”知夫莫若妻,她知道,丈夫認準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來,當初正是看中了他這種倔強和執著。凝視著妻子溫柔而信任的眼神,他拋開所有顧慮,一頭扎進謎宮般的小兒泌尿外科領域,苦苦探尋治療包莖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