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金娥 胡曉雪
“當時接到配型成功的電話,感覺跟中彩票一樣……”近日,“95后”姑娘杜喜瑩進行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全國第20346例、陜西省第319例,也是寧陜縣首例造血干細胞捐贈者!她的凡人善舉不僅為素未謀面的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更詮釋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杜喜瑩捧著榮譽證書
杜喜瑩來自陜西銅川的一個普通家庭。在她的記憶里,父母為人和善,秉持著“能幫就幫”的處世原則,總是用行動傳遞善意,無論是親戚鄰居,還是路邊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遇到困難,都會毫不猶豫“搭把手”。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善良的種子早早在杜喜瑩心中種下。
自大一開啟人生第一次獻血后,杜喜瑩便與公益事業(yè)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看著鮮紅的血液緩緩流入采血袋,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與可貴。2017年,就讀大三的她在獻血時接觸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相關(guān)資料,了解到這一善舉對挽救生命的重大意義后,她沒有絲毫猶豫,當場簽署了志愿書。此后幾年,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她都會堅持獻血,用熱血延續(xù)他人生命。
大學畢業(yè)后,杜喜瑩毅然投身西部計劃,奔赴新疆基層。3年的邊疆歲月里,她白天走村入戶解決群眾困難,夜晚挑燈學習業(yè)務知識。艱苦的環(huán)境沒有磨滅她的熱情,反而讓心中的善意愈發(fā)蓬勃。2023年,她考入國家稅務總局寧陜縣稅務局,繼續(xù)在平凡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
“杜喜瑩入職寧陜稅務3年來,工作認真負責,業(yè)務能力突出,對待身邊同事真誠熱心,贏得了領(lǐng)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提起杜喜瑩,寧陜縣稅務局黨委委員、紀檢組組長禹樂連連稱贊。
今年4月,杜喜瑩接到來自北京市骨髓庫的一通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遠在寧陜的她又驚又喜。她說:“我知道自己還可以幫助一位有緣的陌生人,心里真的非常激動,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樣,是一張珍貴的生命彩票。”
驚喜之余,她也有點忐忑,害怕父母不會同意。猶豫再三,她還是第一時間把消息告訴了他們。然而,父母卻陷入了沉默。作為女兒,杜喜瑩明白父母的擔憂;作為志愿者,她更清楚電話那頭是一個等待重生的生命。于是,她撥通哥哥的電話,在兄妹倆輪番勸說下終于讓父母放下顧慮,尊重她的選擇并陪她完成這場生命接力。
“考慮了一周,能理解她,就想著應該不是多大的危險,然后我們倆就同意了。”母親杜女士望著病床上的女兒既自豪又心疼地說。
在準備捐獻的日子里,國家稅務總局寧陜縣稅務局也給予了全力支持。作為國家級文明單位,寧陜縣稅務局始終秉持嚴管厚愛的理念,同事患病時自發(fā)捐款、工作繁忙時主動分擔、生活困難時及時幫扶……正是這樣團結(jié)友愛的氛圍,讓杜喜瑩捐獻的決心愈發(fā)堅定。
當單位得知她的善舉后,迅速為其辦理請假手續(xù),一句“安心去,工作有我們”,讓她倍感溫暖。“當知道她配型成功,有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想法時,縣局黨委是非常支持的。我們也會持續(xù)關(guān)注她捐獻后的身體恢復情況,做好后續(xù)保障。”禹樂說。
從高配基因檢測、體檢,到連續(xù)一周注射動員劑,再到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杜喜瑩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當血細胞分離機緩緩運轉(zhuǎn)時,她知道自己9年的堅守終于化作了照亮他人生命的光。“可以幫助到別人真是太好了!”這番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她無私奉獻的初心。捐獻成功后,她臉上綻放的笑容,比任何語言都更有力量。
杜喜瑩的善舉,不僅有個人信念的堅守,還有一群人的守護。此次捐贈過程中,寧陜縣紅十字會安排干部全程陪同、悉心照顧;捐贈當天,省紅十字會、縣紅十字會、縣稅務局相關(guān)領(lǐng)導到醫(yī)院看望慰問。
近年來,寧陜縣持續(xù)深化孝義善舉培育工程,通過文明實踐、移風易俗等行動,讓向善向上的力量浸潤著寧陜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