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鄭嫚
連日來,寧陜縣城關鎮搶抓晴好天氣,加速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和“全域花谷”建設,通過增綠添彩、微改造提升,讓村莊“顏值”與“氣質”同步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4月12日,在賈營村二組村活動室旁,十幾名工人正忙著平整土地、栽種花苗、澆水養護,幾十筐花卉將這塊曾經的閑置地裝點成生機勃勃的“口袋公園”。“這兩天要抓緊種完石溝口和賈營兩片區域的花卉,讓群眾早日享受美景。”項目負責人錢明鳳介紹,此次種植的木春菊、銀葉草等植物兼具觀賞性與耐候性,能長期讓鄉村保持“高顏值”。
工人在口袋公園栽花
對于村莊的變化,村民朱明芝感觸頗深:“以前鍛煉只能走公路,現在綠道安全又漂亮,沿途都是花,連鐵索橋都變成了彩虹橋!”她指著自家房前屋后的彩繪墻和“長”出花朵的裝飾,笑著說:“住在這樣的環境里,心情天天都特別好。”
學生春游
近年來,城關鎮以“花”為媒,將人居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一方面,通過微改造、精提升,利用邊角地、廢棄地打造“口袋公園”“彩虹橋”“花繪墻”等特色打卡點;另一方面,沿綠道、河道規模化種植觀賞花卉,形成“四季有花、一步一景”的生態廊道。據城關鎮組織、宣傳委員鄧錫丹介紹,今年以來,城關鎮已累計種植金雞菊、百日菊、鼠尾草、月見草、月季、杜鵑等花卉66.5畝,新增打卡點6處。
“環境美了,游客多了,我們的農特產也更好賣了。”青龍婭村黨支部書記趙天楊表示,村莊“顏值”提升后,不少村民開始謀劃農家樂和民宿,生態效益正轉化為經濟效益。
為確保整治成果長效化,城關鎮還制定了花卉認養和管護制度,組建村民管護志愿隊。同時,幫助符合種植花卉規模的群眾申報獎勵資金,保障了花海景觀可持續生長,激發村民共建共享熱情。下一步,該鎮將結合“最美庭院”評選等活動,推動人居環境從“一時美”邁向“持久美”,同時開發“花田研學”“夜游花海”等體驗項目,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全域花谷”示范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