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兵
盛夏6月,驕陽似火。走進寧陜縣江口回族鎮歐西克電子產業園區,塔吊高聳,鏟車轟鳴,一派繁忙景象。
“1號廠房、研發樓、學術報告廳、職工餐廳已完成主體建設,進入內部裝修,園區道路硬化和綠化工作也同步進行,爭取8月前完成3期建設,整個園區也將提前半年建成。”看著眼前的進度,陜西歐西克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維軍高興地說。
2009年寧陜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武漢凱迪公司在江口鎮建設武漢凱迪生態有限公司,征地700余畝用于電力環保公司建設,初期完成4公里河堤和2座跨旬河橋梁建設,但因后期項目調整,該項目建設停滯。源于此前基礎,2014年寧陜縣成立旬廣工業園區,江口片區則距集鎮3公里,有工業用地500畝,園區配套設施到位,并建成110千伏高壓變電站1座,園區旁還有全縣最大安置社區之一的新莊安置社區。
因交通、環保等多方面因素,雖然成立了園區,但是沒有企業入駐,園區也發揮不了作用。給園區找出路,就成為江口鎮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2018年,陜西歐西克電子有限公司到寧陜考察,這讓江口鎮看到了園區的出路。
“在我們考察園區項目用地中,社區工廠進入我們考察范圍,最后確定在新莊安置社區附近,這里安置搬遷移民1800多名,將園區選擇在此,未來人員充足,距西安盡管還有80公里,但隨著經濟發展,道路交通終會改善。”高維軍介紹。
當年12月,高維軍帶領相關人員到江口鎮考察,隨后該鎮主要負責人帶領各村干部到歐西克公司考察參觀。“當時,帶村上人去參觀,就是讓他們看下公司情況和了解公司是干什么的。”鎮黨委副書記劉瑞說。就這樣,雙方積極對接,2019年4月達成投資協議,較快完成相關手續,2019年6月開始在園區建設第一棟標準化廠房,當年9月底招收當地搬遷移民進行培訓試生產。
園區建設中,該鎮在企業用地、注冊、辦證、用電、招工、設備安裝、人員培訓、政策兌現等方面給予了全方位跟蹤幫助,并先后疊加落實了蘇陜協作、陜南發展資金、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產業貸、發電企業讓利等優惠政策,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劉瑞介紹,在該公司建設初期,用的是村上的水,后來因公司擴大,用水量不能滿足,鎮上就把新莊安置點的供水管延伸到公司,還協調電力局解決了公司用電問題。企業開工前,該鎮又通過召開電子廠負責人、搬遷群眾務工懇談會,聽取和解決在擴大生產、穩定用工等方面存在問題,解決了工人住宿用餐等實際困難,讓群眾安心在廠務工。2020年初,聯合制定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方案,為企業免費配發口罩、消毒液、體溫槍等防疫物資,3月初電子廠全面復工復產。
該項目從各種手續辦理和招工都有縣級領導主抓,各項工作效率高,讓企業感到在別的地方從未遇過的高效和企業家禮遇。高維軍說,2020年疫情期間政府全力助企復工復產,隨著企業生產逐步穩定,公司董事會決議追加投資,加快項目進度,將原計劃3到5年內完成的項目,縮短至2年內完成。
“二期項目預計2021年6月底全部投入使用,穩崗就業將達到200人,產品將涉足GPS天線片開發,造粒塔廠房建成后,將打破材料外調的現狀,產品將從電力拓展到5G通信領域,2021年計劃產值突破6000萬元。”高維軍高興地說。
另據了解,該公司申請發明專利共計16項,已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簽約西安交大等著名院校的6位專家,覆蓋企業戰略策劃、工程技術、材料研究等領域。今年6月公司還申請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同時他們還是中國能源研究會團體標準《電容取電電源技術規范》主要起草人和起草單位。
產品方面,該公司主導產品高壓陶瓷電容器生產銷售已達每年70萬臺套,占全國該類產品份額50%以上,2021年開年以來銷售呈持續擴大態勢。目前該公司正在量產的5G材料GPS天線片市場需求量也十分巨大,計劃今年實現量產200萬片/月目標,未來目標實現500萬片/月產能。
“我們企業除了創新產品有優勢外,在傳統電子陶瓷生產上也具有很大優勢。我們有把握把寧陜打造成全國最大電子陶瓷生產基地,產值百億以上目標完全可以實現。”高維軍滿懷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