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輝 王棟
同樣種玉米,在龍泉村,如今的玉米身價不一般。
7月28日,寧陜縣城關鎮龍泉村鮮食玉米種植基地,鮮食玉米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農戶正忙著大豐收,一派繁忙景象。
龍泉村位于寧陜縣城關鎮境內,現有220戶,700人,全村現有建檔立卡戶52戶134人。現有耕地面積1020畝,主要用來種植玉米、水稻等。曾經的龍泉村,村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以種地、打工為主,中青年務工人數130人以上。近年來,在縣、鎮兩級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在駐村第一書記、隊長和幫扶干部帶領下,2019年該村成功脫貧摘帽,目前正朝小康生活邁進。
“鮮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風味和品質的幼嫩玉米,也稱水果玉米,是一種健康綠色食品,市場前景非常好。”據該村負責人介紹,鮮食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點,其營養豐富,備受消費者喜愛,隨著甜玉米種植技術的廣泛應用,既提高了種植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增加了農民收入。“我們這里氣候和土質還挺適合種植鮮食玉米。”往年種玉米做飼料,如今種玉米見現錢,村民積極性很高。
為增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幫助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在縣創建辦駐村第一書記、隊長和幫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投入17000余元為村民購買農作物種子、肥料、育苗盤,在全村內大力推廣玉米培育示范種植,玉米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史無前例的15萬平方米,比往年增加74.5%。預計豐產期每畝產量能達到1500斤左右。
鮮食玉米種植幫助10多名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看到了鮮食玉米種植的良好“錢景”后,很多建檔立卡貧困戶主動報名到村委會學習鮮食玉米種植技術。
據建檔立卡貧困戶呂剛介紹:“村里幫助解決了種子、育苗、肥料,可謂是零投資。目前,玉米長勢喜人、大伙忙著豐收,經濟效益比傳統玉米增加了1倍以上,收入可觀。”
“目前,鮮食玉米發展良好,下一步,我們將組織村民通過多種方式新增300畝的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同時還將創建村集體合作社,把我們村建成鮮食玉米產業專業村,讓鮮食玉米持續發揮魅力,帶領村民就地實現致富奔小康。” 龍泉村黨支部書記張興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