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長兵
“去年在政府的幫扶下脫貧了,今年還要好好干,把日子過得更好。”2月15日,天氣晴朗,對于寧陜縣江口回族鎮竹山村三嶺組的鄧錫珍來說,是值得高興的日子,新莊安置社區歐西克電子廠正式復工了。
和以往不同的是,前來上班的當地員工要經過培訓、測量體溫后,才能上崗工作。
“通過參加疫情防控知識培訓,自己掌握了不少常識,上下班測體溫、戴口罩、遵守疫情防控制度和操作流程已成了習慣。”鄧錫珍說。
“廠子復工了,家里就有了指望,家里日常花銷、子女上學、父母看病都得花錢,在家門口上班還是方便。”沙坪村的搬遷群眾楊洪珍一邊熟練地給電子構件刷漆一邊說。
據了解,坐落于新莊安置社區陜西歐西克電子有限公司是研發生產高壓陶瓷電容系列產品的民營企業,2019年9月投產運營后穩定提供就業崗位64個,為和楊洪珍一樣的扶貧搬遷群眾解決了就業增收問題。
連日來,寧陜縣江口回族鎮“有序、有力、有效”推進企業復工,與企業建立聯防聯控機制,指導企業建立疫情防控預案,協助開展員工健康篩查和假期出行軌跡排查,為企業提供84消毒液、電動噴霧器等物資,扎實做到疫情防治和生產發展“兩手抓”。2月15日,電子廠如期復工,30名貧困群眾走上了工作崗位,繼續在家門口上班掙錢。
2月17日一大早,在江鎮村的益農盛源合作社獼猴桃種植園內,種植戶劉永虎正在忙碌著給苗子搭架、定型。他說:“當前溫度回升快,搭架、定型都要搶抓時令,任何一個工序不到位,影響苗子生長,直接影響以后的產量。”
“那邊是2017年種植的,去年收獲果子800斤,這3畝是剛栽的,搶時搭架、定型、嫁接,通過科學管理,明年6月滿枝頭就能掛滿果子。”劉永虎指著眼前的園子信心滿滿地說。
不遠處剛翻的田地里,戴著口罩的農戶正在籌備栽種苗子,上底肥、開挖種植帶、分種苗,大伙忙得不亦樂乎。
“定型的卡子要卡到位,不然影響枝條的生長。”貧困群眾王富周正在田間親自示范著給獼猴桃定型,他是獼猴桃種植大戶之一,對種植技術頗有研究,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把式”。
近年來,依托山林資源優勢,寧陜縣江口回族鎮圍繞“十百千”農業發展思路,培育和壯大合作社、園區、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圍繞“果、畜、藥”主導產業的提質增效,培育和發展良種肉牛養殖、紅心獼猴桃種植、羊肚菌栽培、葛根加工等新型產業,加快了產業轉型升級節奏和農民增收致富步伐。
此外,在江口鎮上崗值班,拍照打卡已成常態,每天在鎮機關交流群里,各個排查點的工作開展情況都會及時上傳。黨員干部帶頭值班,公益崗位、貧困群眾參與群防群控,嚴格排查,認真登記,建立臺賬,大家齊心協力為疫情防控加上“雙保險”。
“今天排查和登記車輛46輛,勸返走親訪友人員3人,無其他情況。”下午2點,當天在疫情排查點值班的鎮干部宋明星及時把排查登記情況進行匯總和上報。
據悉,該鎮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結合實際認真研判,充分發揮黨委委員、黨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作用,細化疫情防控“十項責任”,建立“四包一疏導”工作機制;夯實鎮村干部、第一書記、四支隊伍、公益性崗位的職責,讓黨員干部、廣大群眾在疫情防控、生產發展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