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賈恒恒
近年來,寧陜公安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理念,突出“政治建警”主色,狠抓“矛盾化解”特色,連續3年治安案件、矛盾糾紛同比下降2.8%、35%以上,連續5年重點人員零失控、零漏管,連續34個月命案零發生,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逐年上升,著力打造了新時代“楓橋經驗”寧陜樣板。
突出“政治建警”主色,彰顯干事創業新形象
該局堅持“黨建”與“創建”有機融合,結合主題黨日、講黨課等形式,組織了重溫入黨入警誓詞、祭掃革命烈士陵園、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等活動,開展了“走在前、干在先、做表率”典型評選,將城關、筒車灣派出所打造成為“楓橋式”特色亮點所,建成了“黨建激勵、人文育警、暖心服務”文化墻,因地制宜推動了“楓橋經驗”落地生根。制定了“楓橋式”派出所創建方案和獎勵辦法,明確總體目標,完善評估細則,局主要領導定期座談調研、局分管領導蹲點協調指導,各部門通力協作配合,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實組織保障。
狠抓“矛盾化解”特色,構建多元調解新格局
該局高度重視矛盾化解工作,在“百警連心強基礎”“四環聯調”基礎上,探索總結“細心分析摸排、精心溝通聯動、耐心調解安撫、公心化解處置、用心宣傳教育”“五心工作法”,實行“矛盾回訪”“評分考核”模式,將群眾評價納入民警個人考核和派出所創建考核體系,最大限度做到“隱患能發現、矛盾能化解、群眾能滿意”。今年以來,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6起,辦結來信來訪37案47人,勝訴行政復議案件1起,矛盾無一激化升級,穩控化解率達100%。充分調動社會各界資源,組建了8支“公安調解隊”、11支“司法幫教隊”、67支“鎮村連心隊”、3支“法律宣講隊”,先后開展20余次“五送五小”活動。堅持警力向基層傾斜,將新招錄的12名新警、62名輔警充實到基層一線,每周下沉基層開展基礎工作時間不少于32小時。
聚焦“安全監管”底色,開辟平安建設新道路
該局投資500萬元,在縣城區和各鎮新建高清監控74處168個,卡口10處。投資200余萬元,啟動了廣貨街公安檢查站、危化品運輸管理站、“雪亮工程”建設,全面鋪開了“智慧安防小區”創建工作,發動企業、個體增強技防設施,新增監控探頭743個,構筑了封口扎邊的“立體化”防控圈,全縣可防性侵財案件連續三年同比下降10%以上。深化治安亂點整治行動,落實了重點場所“ABCD”分級管理制度,建成了“e旅館管控系統”,創新推出“智慧旅游警務”機制,在重點企業新建警務室11個,完善“公安+應急+工商+雙創”聯勤聯動機制,常態開展聯合執法,對轄區150家重點場所進行全面排查,今年以來,下發整改通知書46份,關停棋牌室29家,行政拘留打架斗毆人員31人,有效凈化了社會治安環境。加強源頭管控和前沿用警,啟用了危爆物品動態管控平臺,深化農村道路125機制,新建交通勸導站35處,建立了“公安+學校+家長+社會”為構架的“四位一體”護學崗機制,完成了一鍵報警設備安裝、視頻監控補點等工作,實現了警務觸角向管控末梢延伸,確保了安全無事故。
做優“便民服務”本色,贏得群眾滿意新口碑
結合打造“服務零距離、滿意在窗口”品牌,該局先后推行戶籍、出入境、交管“預約辦理”等便民新舉措,今年以來上門征求群眾意見50余條,送證100余件,接受群眾預約服務3000余人次。在“寧陜公安”微信公眾號鏈接“互聯網+”平臺網址,共辦理平臺業務14487條,新增注冊用戶7916人。深化“放管服”改革,將治安、交管、出入境窗口業務統一入駐政務便民中心,投資20余萬元,購置了身份證自助辦理機、出入境自助簽注機,在窗口單位配備了復印機、手機充電線、飲水機等便民服務設施,下放了臨時身份證辦理權限,推行了摩托車帶牌銷售、五類車異地年審、資料證照免費寄遞等便民措施,率先實行新設企業印章縣內免費刻制業務,有效提升了服務群眾能力水平,2018年度群眾對寧陜公安工作滿意度高達98.49%,為歷史最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