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兵
盛夏時節,走進寧陜縣筒車灣桅桿壩村,一朵朵黃色的向日葵花傲然盛開,吸引了筆者的目光。
桅桿壩村黨支部書記熊永安告訴筆者,這些油葵是該村在千畝魔芋園區里套種的,除了油葵,還套種了花椒,都是從渭南韓城引進的大紅袍。“魔芋從種到賣,需要兩年,兩年后,因為土地退化,就種不成魔芋了,所以,我們尋思多種化經營,在魔芋里套種了油葵和花椒,油葵當年可以收,花椒要兩三年才能見效,這樣,等魔芋出售了,花椒葉可以上市了,這樣循環發展。”熊永安說。
不同于魔芋園區的滿眼春色,七里村生態鵝養殖觀光園里,貧困戶溫興華正在園內趕鵝進食。據七里村黨支部書記唐萬春介紹,七里生態鵝養殖觀光園由江蘇五香居食品有限公司和筒車灣七里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聯合組建,系寧陜縣蘇陜扶貧協作項目。“目前,江蘇方面共提供了三批鵝苗,共有1萬多只。第一批即將出欄,有3000只。這些鵝主要以我們種的苜蓿和搭配的精飼料為食,鵝是在外面散養的,鵝糞用于種草的肥料,這樣循環起來,體現生態效應。”唐萬春說,對養鵝的利潤,村集體經濟組織將提留30%,剩下的全部給村民分紅。
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是關鍵。筒車灣鎮通過發展生態旅游、林下藥材、魔芋、生態種植四大主導產業助推脫貧攻堅。鎮長鄭倫強介紹,按照“抓住一區、建好兩園、做強三基地”的總體發展思路,我們以集鎮生態旅游為主線,加快各村的產業發展步伐,實現生態農業與鄉村觀光旅游融合發展,緊緊圍繞“做強生態旅游、做強林下經濟、做好增收產業”的發展思路,全鎮形成了“長抓園區建設、短抓特色種養”的長短結合產業體系。
據了解,目前,該鎮建成海棠園林麝養殖觀光、桅桿壩千畝魔芋、七里生態農業觀光、許家城天河農業生態觀光、許家城稀有菌類種植、龍王坪辣椒暨中藥材種植、油坊坪葛根種植、龍王潭林下魔芋八大園區,打造海棠園——七里蜜源培育基地,建成毛絨玩具社區工廠,形成市場主體帶動、園區引領、農戶自主發展齊頭并舉的產業發展格局。發展魔芋500畝,葛根160畝,養殖林麝120余只,構樹150畝,養殖商品豬320頭,能繁母豬20頭,發展反季節香菇70000袋,小米椒2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