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李鵬 邢雪花)陽春三月,氣溫回暖,正是植樹的大好時節。在寧陜縣江口回族鎮冷水溝村的田間地頭上,隨處可見人們在忙著種樹,呈現出的忙碌春耕景象,非常喜人。而這片忙碌的土地,正是江口回族鎮正在打造的獼猴桃產業園區。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口回族鎮位于秦嶺南麓,氣候宜人,氧份充足,有山有水,但地形以山地為主,不大適宜大面積種植水稻、小麥等農作物,卻是非常適合種植獼猴桃果樹,尤其是冷水溝村沿河兩岸有土地的地形非常適宜獼猴桃樹的生長。
冷水溝村是江口鎮的一個貧困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8戶270人,也是縣上列入2019年的脫貧摘帽村,為使得貧困群眾真正地脫貧致富,擁有有一份長期產業,是黨委政府關心的問題。去年10月,鎮村領導在走訪過程中就發現,村里的主要土地在河道兩岸,高低不平,但是斷斷續續還是能連成一片,在初步做過調查后,立足地形和氣候等現實情況,決心建一個獼猴桃產業園區,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以產業扶貧為支撐,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說干就干,要想建產業園區,第一步就是流轉土地。在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包村干部、第一書記組成的四支隊伍,逐組逐戶地跑,開會做工作,講政策,在征得群眾的同意后,經簽合同和實地測量,流轉農戶土地200余塊350余畝,并且鼓勵貧困戶以土地入股,這樣年底他們就可以獲得土地分紅,同時,貧困群眾還可以來園區內務工,掙取工資,以此增加貧困戶的收入。
為了使品種優良,產量高產,政府專門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請來農技專家進行免費培訓,栽種適合的種苗,并親歷現場指導如何育苗,栽種 施肥等,目前,已栽種了50余畝,栽種完成將有100余戶群眾受益,基本實現貧困戶全覆蓋。
據鎮負責人介紹,目前天麻、豬苓等傳統產業,已趨于飽和狀態,創新發展思路,才有活路,產業作為脫貧致富的根本依托,是必須發展的,下一步我們在做好獼猴桃產業園區的同時,將繼續連同鎮內的市場主體,探索發展新思路,讓村村都有致富項目,戶戶都有致富產業,真正地使貧困戶擺脫數字脫貧,從而走上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