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通訊員 周玲)寧陜縣堅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在全縣農村基層黨組織中開展以“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美麗鄉村、鄉風文明、基層黨建”為主要內容的“五星村”競賽活動,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提升。
強化安排部署,制定“評星”標準。每年在全縣80個村(社區)中分別按15%到20%的比例,結合“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美麗鄉村、鄉風文明、基層黨建”各項工作的重點任務和目標要求,由縣扶貧局、縣農水科技局、縣創建辦、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制定并細分28項評分標準,按照“村級自評申報、各鎮分類推薦、專項小組初評、縣評委會復審、競賽結果公示、縣委常委會審定”的程序,在當年7月和次年1月分別競賽一次,評選出“脫貧攻堅之星”“產業發展之星”“美麗鄉村之星”“鄉風文明之星”“基層黨建之星”。
加強隊伍建設,夯實“創星”基礎。結合村“兩委”換屆,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夯實“五星村”創建基礎。實行“縣委抓統籌、鎮黨委抓安排、村委抓實施”的三級聯動機制,38名縣級領導聯鎮包村嚴指導,93名鎮黨政班子成員走村入戶摸實情,75名村黨組織書記傾力投入抓落實,全縣村“兩委”換屆選舉圓滿完成。換屆后,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迅速開展村“兩委”培訓,提高新任村“兩委”成員履職能力,先后組織83名村支部書記及黨員赴華西村、江蘇金壇、山東膠州、四川成都等地進行培訓,全縣村“兩委”班子綜合素質和整體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有效夯實了“五星”競賽基礎。
明確獎懲規則,激發“爭星”動力。對每評定一顆星的村,縣委、縣政府授予星級獎牌一塊,每月給予村(社區)支書、村主任獎勵200元,文書、監委會主任獎勵150元。獎金從星級競賽授牌當月開始發放,連續發放6個月。同時,將“五星村”競賽活動納入縣對鎮、駐村幫扶部門考核,考核結果適用于三項機制。榮獲5顆星的村,縣上一次性獎勵項目資金50萬元;榮獲產業發展之星、美麗鄉村之星、脫貧攻堅之星的村,縣上將優先安排相應發展建設項目。堅持動態管理,對上一輪競賽評選出的“五星村”,在本次競賽中達不到有關星級標準的,撤銷對應星級稱號。
圍繞村情實際,明確“定星”目標。各村黨支部立足當地資源特點,發揮資源優勢,挖掘發展潛力,立足村情實際主動申報爭星目標,可多“星”同時創建,并將“五星村”競賽活動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形成合力,在創星過程中推進工作全面發展。圍繞創建,進行過程“亮曬”,下發任務清單,將“五星”創建任務細化到月,縣委成立專項督查組,對“五星村”競賽活動進行督查,每季度通報一次;各鎮通過微信工作群全程“直播”督查點評。今年8月25日,召開全縣第一批“五星村”競賽活動表彰大會,對31個村累積授星48顆。
推動鄉村振興,檢驗“五星”成效。通過“五星村”競賽活動,推動基層黨建水平、脫貧攻堅成效、產業發展質量、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效果“五個”同步提升。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海棠園村被評為“省級示范村”。脫貧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全縣板栗產業基地規模達到21萬畝,發展食用菌320萬袋,天麻種植面積0.65萬畝,豬苓種植1.4萬畝,魔芋種植面積19322畝,發展林麝養殖企業3家,發展梅花鹿養殖企業1家,中蜂養殖1.8萬箱。農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依據“八改四清四化”標準開展農村環境集中整治,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群眾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不斷激發,充分發揮退休老干部、老黨員等鄉賢作用,以模范榜樣的力量帶動,開展道德評議會80余場次,樹立正面典型150余人,幫教轉化后進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