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文紅)2018年以來,寧陜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凝心聚力幫扶,產業脫貧成績斐然。
優化產業布局,政策激勵發展。制定下發了《寧陜縣產業脫貧增收行動方案》等政策指導性文件,修訂完善了《寧陜縣產業脫貧及農業特色產業獎補辦法》《寧陜縣產業脫貧獎扶辦法(暫行)》等激勵性政策文件,匯編印制了5000冊,發到各包村部門、鎮村和貧困戶,為群眾發展產業提供堅實政策保障。目前,已兌付經營主體、貧困戶產業獎補資金1329萬元,有利推進了產業發展。
產業規劃到戶,確保有效幫扶。建立了全縣有產業發展意愿的貧困戶到戶產業發展臺賬,明確長短結合產業、包幫責任人、幫扶措施和收入計劃,進一步夯實貧困戶產業幫扶工作。
注重主體帶動,建立聯結機制。加強了主體培育,完成新建或擴建63個,健全了經營主體帶動貧困的利益鏈接機制,全縣各涉農經營主體聯結帶動貧困戶1100余戶。
領導率先垂范,帶頭抓點推進。開展縣、鎮兩級領導抓點示范活動,通過領導抓點,結合每季度產業現場點評會等方式,形成了縣級抓點,鎮級抓面,村級抓發動的推動產業發展良好局面。
通過政府主導,政策激勵,產業脫貧成績斐然。農水科技局產業脫貧110技術服務貧困村全覆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村集體經濟組織全覆蓋,全縣生產食用菌960萬袋,核桃、板栗建園面積1.52萬畝,板栗科管6.7萬畝,魔芋種植1.89萬畝,中藥材種植6218畝,獼猴桃種植400畝、黃花菜500畝、花椒300畝、泰國米椒1800畝,新建圈舍10000余平方米,養蜂1.68萬箱,豬、牛、羊、禽飼養量分別達到5.3萬頭、0.43萬頭、2.9萬頭、28萬羽;培育經營主體新建(擴建)63個,培育市級農業園區7個,縣級20個;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6585人,魔芋產業發展名列全市第一方陣,受到市農業局的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