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姜娟) 寧陜縣立足“先業后搬、以業促搬”,堅持“兩業”并舉、“兩房”同建的精準方略,抓好產業、就業,建好社區、園區,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
抓“兩業”穩增收。該縣按照“產業在山上、居住在社區,務工在園區”的思路,突出林果、藥菌、特色養殖、有機農產品種植,實施產業脫貧增收行動,修訂完善了產業脫貧及獎補辦法,將貧困戶產業勞務、園區建設、主體培育、品牌建設、電商營銷等納入獎補范圍,籌集產業發展及獎補資金8000余萬元。累計發放“脫貧貸”1.2億元,帶動2781戶貧困戶發展產業;成立互助資金協會43個,滾動投放產業發展資金3249萬元,1740戶貧困群眾受益。湖北夢陽藥業加工項目落戶工業園區,寧陜天麻、豬苓獲得國家地標產品和“十大秦藥”,“天華山”香菇獲得省級名牌。堅持“一村一業、一業一社”,成立了68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新培育市場經營主體53個,建設市級農業園區9個、縣級農業園區20個,帶動貧困戶1621戶6646人穩定增收。多次組織鎮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到江蘇金壇、華西村等地培訓學習,開展貧困戶技術培訓150場次,累計培訓1267戶5304人,職業農民培訓157人。
該縣加大創業培訓力度,對全縣貧困勞動力4795人實名登記、建檔立卡、分類培訓,培訓貧困勞動力2370人,累計發放貧困勞動力創業貸款840萬元,扶持貧困勞動力創業106人。與青島膠州、常州金壇建立長期勞務合作。實施“全民創業促就業”工程,開展產業技術、職業農民、實用技能培訓18場次,續聘81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擔任生態護林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177人。采取“園區+社區”模式推進社區工廠建設,與揚州毛絨玩具協會、愛多寶等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社區工廠落地7家,投產3家。
狠抓安全住房,逐戶研判住房情況,采取集中搬遷、交鑰匙工程、危房改造等方式,改善貧困群眾住房條件。2017-2018年共規劃建設集中安置社區23個,計劃搬遷2241戶6161人,預計年底前可全部達到入住條件。制定了搬遷戶“一戶一法、一人一策”增收方案,每戶落實1-2個增收項目,掌握1-2門技能技術,享受1-2項扶貧政策,確保“穩得住,能致富”。統籌推進危房改造,目前全縣366戶已完工并入住,實現三年任務一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