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奔波)3月以來,寧陜縣城關鎮麻莊村的千畝核桃產業園區里,每天都有幾十名群眾在忙碌著,除草、剪枝、新栽……同樣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也出現在該鎮其他各村。
經過一個月的連續奮戰,大茨溝村新發展林下種植中藥材30畝,湯坪村栽種天麻2.5萬平方米、豬苓3萬平方米,獅子壩村栽種魔芋300畝、老虎姜20余畝,八畝村引進養殖土黑豬母豬100頭、種公豬10頭,斜峪河村養羊140余只……亮麗的成績單,靠的是該鎮春季提早謀劃,搶抓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政策機遇,以“三變”改革、“黨支部+”創新機制和干部引領、算好收入、壯大后勁等措施,為全鎮產業發展灌注動力。
據了解,該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村村有產業、有園區、有特色的“三有”格局,形成了麻莊村為代表的核桃產業園區、獅子壩村為代表的魔芋產業園區、大茨溝村為代表的林下中藥產業園區、寨溝村為代表的板栗產業園區等20個,涌現出農業產業合作經濟組織50余個。該鎮還進一步探索產業精準扶貧新模式,積極探索“經營主體+基地+貧困戶”產業帶動模式,深入推行“支部+X+貧困戶”模式,全方位、多形式搭建平臺,增強貧困戶的自我造血功能,實現脫貧越線。同時,積極推行“電商+”扶貧模式,幫助貧困戶實現就業,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長、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