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譚海波)“安置點共40套房,現在已經入住34戶,去年年前就搬了23戶!”寧陜縣新場鎮花石村黨支部書記冉崇友在帶領筆者一行參觀新民風建設文化墻,介紹安置點有關情況時說:“別的不說,光搬家就少辦了23場酒席。”
和煦春光里,三排歐式格調與徽派風格兼具的二層小樓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三面山墻裝點成“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墻,安置點西側村委會廣場上村規民約、善行義舉榜等宣傳欄一字排開,各家各戶門前干凈整潔、門側棕紅色的家規家訓牌顯眼醒目……近日,走進新場鎮花石村移民安置點,撲面而來的文明鄉風氣息濃郁。
“搞這個新民風好啊!”冉崇友介紹說,這少辦的23場酒還要從2017年7月說起。在幫扶部門寧陜縣地稅局的幫助下,花石村積極開展新民風建設,通過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對村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建立“一約四會”,堅持開展道德評議活動。組織召開道德評議會3次,評選孝老愛親、勤勞致富、愛護環境等先進典型4人,評議轉化環境衛生差、脫貧“等靠要”、家庭不和睦等后進典型3人,村上的風氣大為轉變。
花石村村規民約中明確規定,除紅白喜事外一律不得辦酒,禮金不得超過100元。紅白喜事由村紅白理事會協助村民本著節儉的原則操辦。冉崇友說:“村紅白理事會成員由村民推薦德高望眾、熱心給大家服務的村民擔任,主任由村監委會主任賀顯霞兼任。”
紅白理事會統一購買了禮簿,村民操辦紅白喜事時由紅白理事會主任“管禮”,以此來監督執行村規民約中規定的禮金標準。“自去年8月買來禮簿,村上事情到是辦了20多回,到現在還沒有啟用一回,”賀顯霞進一步解釋說,移民安置點最先搬家的是村主任倪忠寶,搬家的同時鄉村賓館開業。“搬家開業那天,很多親戚和村民要去慶賀送禮,都被他擋了”,在倪忠寶的帶動下,其余22戶村民也自覺遵守村規民約、搬家不辦酒,悄無聲息的搬進了新居。
“我是黨員,又是村干部,村上在搞新民風,我更要給老百姓做好表率,帶好頭。”提及搬家的事倪忠寶說,新民風建設給花石村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除紅白喜事外不“辦酒”,興起了鄰里和睦、勤儉節約、孝敬老人等新風,而且還涌現出了孝老愛親模范倪章君等先進典型。
現在的花石村,沒有鋪張浪費的大辦酒席,沒有你來我往的請客送禮,新事新辦、大事簡辦的風氣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辦酒席送禮這個事情,今天你送我,明天我送你,送來送去沒意思。搞新民風,除紅白喜事外不辦酒,送禮都一個標準,確實好!說出了大家都感到惱火,卻都不好說的心里話。”倪章君告訴筆者,去年他搬家也沒有辦酒席。
花石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寧陜縣新民風建設成效。“去年以來,以新民風‘六大行動’為抓手,扎實推進以“誠、孝、儉、勤、和”為主要內容的新民風建設,”寧陜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丁宇介紹說,新民風建設在27個村(社區)為示范村(社區)的基礎上,實現了11個鎮80個村(社區)的全覆蓋,建立村紅白理事會76個,開展道德評議會150余場次,評出先進典型200余人,幫教轉化后進典型30余人,在全縣樹起了向善好勤導向,形成了文明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