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奔波)寧陜縣城關鎮老城村距縣城5公里,全村有220戶646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29人。近年來,該村黨支部通過黨支部鼓勵幫扶、開展創業就業培訓、黨員青年示范帶動、全程服務解難題等措施,引領本村青年創業就業。據統計,共在縣城開餐飲、美發、服裝、零售、汽車修理等店鋪20余家,有從事運輸、裝潢、養殖等技術人才20余個,有力帶動了全村經濟發展,讓這個有名的旅游村、生態村,又成長為了創業村。
幫助跑貸款、辦理營業執照,組織青年參加縣上的創業就業培訓班……,辦理這些“瑣事”成為了村黨支部書記周錦衛和支委一班人的“家常便飯”。
“過去我們老城村依托城隍廟、古城墻、老母臺等旅游景點、全域旅游發展較快,把游客‘請進來’,部分群眾發家致富了,前兩年,國家鼓勵創業就業,我們支部就鼓勵年輕人‘走出去’,實現夢想”。在談到黨支部引領青年創業的初衷時,周錦衛說道。
青年黨員章彬通過考察,打算在縣城開一家牛羊肉泡饃店,但對開店手續辦理、找門面等“一無所知”,村黨支部一班人知道后就積極幫助他尋找門面、開具相關證明、協調辦理手續等。去年下半年,他的牛羊肉泡饃店順利開業,生意紅火。“非常感謝村黨支部的大力幫扶,讓我順利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對以后的生活充滿信心”。章彬對村黨支部充滿感激之情。
黨員馮芳貴、杜成模通過發展養蜂、農產品販運、承包工程,成為了最早富裕起來的一批人,脫貧攻堅戰打響后,村黨支部積極動員他倆幫扶帶動貧困戶,通過“黨支部+能人大戶+貧困戶”的模式助推脫貧攻堅。馮芳貴和杜成模積極響應黨支部號召,幫扶貧困戶發展養蜂、養牛,讓貧困戶在自己的工程隊務工,馮芳貴帶動徐龍和發展養蜂30箱、養牛10頭,新民風建設中,他還當上了被道德評議委員會評為“后進”的高某的幫扶人,積極幫他爭當先進;有6名貧困群眾在杜成模的工程隊務工,實現了穩定收入。
只有自身強,才能作用大。老城村黨支部始終特別重視強化學習,堅持“三會一課”,提升黨員素質,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及時傳達學習十九大精神,狠抓黨員意識教育;關注并及時閱讀“陜西先鋒”、“安康先鋒”、“寧陜黨建”等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抓黨建工作動態,每月5號、20號組織在家黨員通過遠程教育平臺學習有關黨建知識、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嚴格落實《發展黨員實施細則》,按程序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名,均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掌握1項致富技能。
“以后我們將繼續鼓勵年輕人勇敢走自己的路,讓黨支部成為黨聯系廣大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談到今后村黨支部的工作時,周錦衛說。